这一刻,他的耳畔仿佛响起了此前在东林书院静修时,大儒们的教诲。
“法者,维世序而守公正之要也,然其行必以道德为基。故“以德治国”,乃能提民德以降罪愆,致社会之谐稳,否则……”
“否则,”深吸一口气,朱由检缓缓睁开眼,道:“天下难宁……”
“一个男人没有了脊梁骨,女人会放下廉耻,物欲至上的浑浊大世,这是什么怪物!”
“父亲错了,爷爷错了,太爷错了,甚至……”朱由检眼底精光闪烁,呢喃道:“皇祖嘉靖,也错了,整个大明都错了!”
“大明,需要变法!”
“大明,更需要儒宗经义教化!”
嗯,只能说朱常洛抛弃东林党,处死一大票东林大儒和士人,对朱由检打击很大。
原本对东林党恶性党争,不顾朝廷利益,他对以东林为首的新儒宗还有些动摇,可朱常洛的铁血手段,直接帮朱由检打消了质疑。
毕竟,人死为大嘛。只要是人,就喜欢美化未曾选择的路和人,朱由检就是如此。
以至于东林党的覆灭,让朱由检一直耿耿于怀,甚至越发的坚定了要践行东林理念。
嗯,其实所谓的东林理念,也是他自己认为的,因为那些大儒根本没有教他什么。只是朱由检先入为主,心中过度美化所致。
而就在朱由检口言“皇祖嘉靖”四字的瞬间,在玉熙宫闭目打坐的嘉靖,也在这一刻似乎是心有所感,微微抬眼。
要知道现在的嘉靖,可是妥妥的大明天道,若是有人言他的名字,他都会有感应。
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他的血脉后人,嘴里还说着“皇祖嘉靖错了”的言论。
要知道这种言论,就算是凡人家族,后辈也不能说的,何况是现在的大明仙朝了。
一念起,视听天下。
瞬息间,嘉靖便看到了朱由检,同时也明白了前因后果。
“……朱由检?”看到这个血脉后人,嘉靖脑海中那越发不起眼的前世微小记忆瞬间调动,关于朱由检的一切便明了。
知道朱由检,就是原本历史走向里大明最后一位皇帝,以及那只言片语的亡国原因,嘉靖眼底闪过一抹不喜之色。
“蠢材。”冷哼一声,嘉靖便懒得理会了,把目光放在这种蠢材身上,浪费。
而朱由检不知道的是,他口言皇祖,早已经被知晓,连带着他这位皇祖对他也没了好感,至于他所想的变法,直接被源头否决。
不管他怎么努力,最终也只能是悲剧收场。
……
朝廷将在一年后,正式对域外动兵的消息不胫而走,天下哗然。
大明境内一座座修仙大城内,硕大的留影石壁上,通政使司的主持人接连播报。
灵网之内,更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消息。
一个又一个的仙府书院,德高望重的前辈开始公开发言,表明对外战争的好处。
一时间,大明百姓也跟着期待了起来。
毕竟如今的大明,内部压力逐年骤增,资源分配不均,上层贪婪吃肉,底层喝汤,矛盾早已经出现,战争开启就意味着更多的土地。
在大明的百姓看来,只要朝廷不断的扩张领土,那就意味着他们会分到更多的土地,之后朝廷就会铺设灵脉,建立修仙城市。
那对他们这些底层来说,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压力也会骤降。
如此,百姓怎么可能不高兴?
甚至很多百姓认为,这一年时间实在是太久了,应该立刻出征域外文明。
当然随着“启思革新”的推广,民众生活质量越高,物质满足了,自然而然的就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了。
因此灵网上突然刮起了一股,入侵战争是否是一种不道德的言论之风?
一些百姓认为,朝廷出征域外文明是为了大明,受益的还是他们这些底层。
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资源不均是上层瓜分,压迫底层,就算入侵获取资源他们也得不到多少,但战争的罪孽却所有人都有份。
这部分人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域外文明合作,采取温和的手段共赢而不是战争。
两种观点,在百姓群体中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