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老五来报道

其他地方的代加工工厂,连工厂的建设费用都不用给,更别说去建设职工楼了。

当然了,江成也不可能把楼房白给职工住。在深圳没有成为特区之前,职工是归地方单位管理的,江成就不会把职工楼给那些职工住。

因为人家招的职工,可能是带编制的正式职工。等深圳彻底开放,外资商人来国内接手工厂,自主招工的时候。

那时候就要拼工资了,什么厂工资高,可能工人就去什么厂。

由现在当地人事局组织招来的工人,人家可不一定愿意丢掉铁饭碗的编制,到你外企来上班。

并且那职工楼要是分出去,有人住进去了要让那些人搬出来可不容易。

这就跟江成现在住的大院一样,他是因为参加工作被分到这边的。但现在他没有工作了,可这房子他是不会搬出去的。

江成这种情况的还算好的,还有人参加工作的时候分了房子。然后接一家老小来分的房子里面住,后来可能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一个人去远一点的地方工作了。

一开始分的房子,家里人在住,街道办不好收回。这调去其他地方,可能又因为工作需要,单位里又安排了一套。

这房子只要是先霸占到了,等再过几年,国家实行低于房租多少年的期限让大家一次性交多少钱算是购买。那时候可能交个几百块钱,房子就真正归个人了。

一些单位分的职工楼,可能单位为了照顾职工,可能那时候购买房屋单位还给优惠什么的。一两百块钱买一套房子也很正常。

江成在深圳建设的职工楼,可没打算分出去。到时候他招的工人也不是有编制的,做的不好是可以开除的。

职工楼,基本上就是职工宿舍,去江成工厂打工的工人,要交房租,要交水电。不干了就收拾东西走人的,是真正用来租住给职工的。

而不是跟其他国营单位那样,职工楼是直接分给职工的。

一栋职工楼现在要不了多少钱,土地基本是白给的。建设房屋的工人也不用江成给工资,他就是付了一些砖头水泥钢筋的钱。

江成还是打算实行在香江的那一套,在那边是干了多少年直接送汽车。他这边实行干了多少年送房子,但前提是干满了多少年后。而不是跟国内现在这个,一参加工作就安排住房问题。

住房不给安排,但可以询问以后的管理员去租他们的职工楼。而现在那边在等待工厂配套设施完成,可以进驻的人员,可能还想着职工楼可以分房子的好事了。

在昌城这边,女儿江昭昭上小学的事情已经安排好了,离住的地方不远,两条街道的距离。

这个年代,除了幼儿园要有人接送一下。上小学从了开学接送几天带带路,后面基本上就没家长去接送了的。

在农村,很多上一年级的小孩都要走很远的路去镇里上小学,大人都要去地里干活,哪有工夫去接送。而且那样一点距离对于这个年代小孩也根本不算什么。

不过再过几年就要注意拐小孩的人贩子了,现在没有什么人贩子,那是因为国内没开放之前,去哪里都要介绍信什么的。不拐小孩在没介绍信的情况下,都离开不了。拐一个小孩就更不用说了。

晚几年,小孩去上学,在城里的还要好一些,毕竟人流多,放学就回家不去偏僻的地方没有问题。偏僻的地方,拐小孩的就多了。

在这里不是要开地图炮,后来那么多人盯着小孩拐,安徽真的占有很大的责任。

拐小孩,一点是家里没有小孩的,想收养一个。女娃子可能没人要,男孩就被盯上了,但这毕竟是少数。

真正被拐的多的,还是因为安徽那边在某个年代把要饭当成了职业,这个年代的人纯朴,看见要饭的觉得可怜,很容易要的钱。

在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安徽是真的有很多年轻人在家里不干活的,就父母出去要饭,给儿子娶媳妇盖楼房。

年轻人有手有脚要不到饭,去干活,一个月挣的可能还没父母要饭一天挣的多。

但并不一定是谁家里都有老人的呀,一些家里老人去世的早的,眼红那些家里有老人在外面要饭的。

然后不就是博取大家的同情心好要饭嘛,老的不行就整小的。

这弄来小孩,太健康的还不好,得弄哑弄残。

不过现在国内也就交通开放了,票证还没取消使用,背井离乡没有粮票什么的可买不到吃的,所以还早呢。

老四江思思读小学的时候可能差不多就要真正的注意了,但有几个姐姐带着她也没什么问题。

八月中旬的时候,江成人在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