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所出廊山口后,往东偏北走四十里就是沂水城,再走四十里进入了江夏郡。从山口往西走一百里,则是琢州城,再走一百里,就到了景城。
如果是往南走,大约百余里后离开涿州地界,进入越国另一个产粮大郡平州。当初罗掌故帮方选打粮食保卫战,就是从平州购买的稻米。
从地图上看,琢郡东西跨度近三百里,南北跨度窄初一百里,宽处百五十,总体面积比泾阳还要大。
更重要的是,琢郡境内以平原为主,只有少量山地,北部有沂水这条泾河支流,南部挨着渭河,有水运之利。
而那少量的山地在景城,又出产铁矿。
如此优秀的先天条件,却被卫伯硬生生糟蹋了,不禁让方选扼腕叹息。
不过按照协议,事成之后,方选要割走一大片土地。具体而言,就是以卫所往西三十里为界,西边仍旧是琢郡,东边则划入奋威郡。
这片方圆百余里的土地,几乎全是平原,北邻泾水,境内还有沂水,将来会成为奋威郡的主要粮食产地。
方选先将与卫伯的协议告知左丘,之后便询问众人意见,接下来应该如何布置作战计划。
眼下整个琢郡都在夏军手里,根据左丘的探查,沂水城无足轻重,只有数百守军,琢郡相对多一些,但也不会超过两千。
“以我之见,先在此处驻军,与卫所呼应,切断江夏、沂水与琢郡的联系。”左丘指着地图上一处位置说道。
那是沂水上游一座小山,可以居高临下控制沂水城,同时也处在琢州城好江夏郡之间。
按照常规套路,自然是先切断双方联系,然后投入主力攻打琢州城,只要拿下琢州,就可以此为据点,在夏国西路军返回的半途守株待兔。
“各位以为呢?”方选转头,询问参谋部的成员。
众人对视过后,无不点头赞同左丘的看法。
唯有吴彦祖表示疑虑,“如此安排,兵力怕是不够。”
“没错。”方选点点头,手指敲了敲地图,告知众人此次只有两千兵马,即便等来后续的补充,满打满算也就三千,步骑各一半。
要控制沂水,至少得分出数百兵马,假如期间江夏出兵来救,几百人肯定就不够了,就得要个一千骑兵才能抗住。
而周围可不止一个沂水,南边的景城也会出兵来救,到时候再分兵应敌,哪还有力量进攻琢州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人闻言,无不挠头,感叹兵力还是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