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临终重托

“为父走后,你二人应早日完婚。”刘定边突然一阵咳嗽,伸手抓住方选的胳膊,“此事就交给选儿你了。”

“父侯放心,我定会悉心操办。”方选点头。

“尔等出去吧。”刘定边道,“命仲达进来。”

三人起身,退出屋外,刘莺莺已经哭得不成样子,被几名女眷扶到一旁去歇息。

刘仲达则兴冲冲走进门去,聆听教诲。

方选则立在门边,以防屋内随时召唤。由于骑了一天的马,屁股疼得厉害,此时忍不住伸手揉搓。

同时侧着耳朵倾听,隐约听见屋内的对话声。

是刘定边在不停问话,虽然听不清,但从刘仲达的回答中,能听出他询问的都是关于行政和治理地方的问题。

刘仲达近期一直留守奋威,虽然不怎么管事,但身边都是能人,先跟方选了解过不少经济学知识,再不时和范文怀交流政治,又经常和孟元探讨学术。

所以此时面对这些问题,自然是侃侃而谈。

门外的刘腾飞听了,面色骤变,抬手便想推门进去打断。

“不可。”方选急忙伸手拦住。

“贤弟你是支持为兄?还是支持仲达?”刘腾飞问道。

“哥哥乃是嫡长子,侯位乃是囊中之物,何谈支持不支持的。”方选说道。

“爵位传于何人,父侯尚未请奏君上。”刘腾飞急道。

按照惯例,贵族在活着的时候,都会提前立储,只要他本人一死,储子就可顺理成章继位。

其中有两个关键的程序,一是贵族在考虑好立何人为储时,得上书朝廷,获得国君书面批准,并在宗正府备案。

二是贵族死后,宗正府拿出备案文件,以此为标准进行册封。

现在问题就出在这里,刘定边一直都没有上书。

如果他就这么死了,那也没什么关系,宗正府会上报国君,以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册封。

但是看眼下的状况,刘定边还在犹豫,如果他在这次对话结束前决定立刘仲达,一封奏疏传到宗正府,那刘腾飞就直接没戏唱了。

屋内的对话不断传来,可见刘定边对刘仲达的回答十分满意,这让刘腾飞愈发焦急。

论能力,他是比不上刘仲达的,唯独占了个嫡长子的优势。

而刘定边是很现实的人,为了刘家的富贵,他很可能做出立贤不立长的行为。

“哥哥莫急,事情还有转机。”方选说道,“我有一计,定叫父侯立你为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