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他已经想好了对策。
大军沿着渭河朝下游走,经过渭郡地界,来到琅西郡。
此行共计两千多人马,其中有包括新老士兵在内的千余步卒。由于他们是步行,还得驱赶车辆,所以前进速度缓慢。
方选也不着急,反正夏军一时半会追不上来,所以也并未催促,只是派了神机营和骑兵营各一队人马前方探路。
进入琅西郡后,前方平原渐渐收窄。时间来到下半夜,借着月光赶路,倒也没有耽误时间。
天快亮时,终于抵达预定目标。
这就是最初方选在地图上挑的地方,后来从琅西去京师时,还实地探查了一番,确定是一个适合己方作战的位置。
左边是渭河,由于地处下游,所以水量很大,兵马极难渡过,右边则是山林,树木茂密,中间最窄处只有一里多,不到两里宽,是名副其实的咽喉要道。
更关键的是,这道咽喉还很长,东西大约有近十里路。
方选估算过,这个时代一里大概六百多米,也就是说,面前这片区域长六千米,宽一千米,简直就是个以少打多的天选之地。
如此狭长的地形,大兵团根本无法展开,就会完全丧失人数优势。
而这就是方选的目的,逼迫对方使用添油战术。
所谓的添油战术,说白了就是防守方不动,让进攻的排队轮流上。
这个战术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将对手慢慢耗死,但如果使用不当,被耗死的就会是自己。
为了更好地消耗对手,方选已经想好了具体对策。
先传令下去,在进入咽喉地中间位置扎营,然后以营房为起点,分别向东西两侧布置炮兵阵地。
这次带了一百多门火炮过来,以十门为一组,东侧六组,西侧五组,次第排开,确保火力覆盖。
之所以没有把阵地设在右侧山坡上,是为了把高处的位置留出来,安置骑兵营和神机营。
夏军一时半会也来不了,所以还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方选派出少量骑兵斥候出去巡逻,又派了得力的士兵走山路去联络刘铎部,剩余所有人则尽数下马,神机营布置火炮阵地,骑兵营则清理山坡上的树木,设置骑兵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