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风过易水寒 3

卫绾见确不能再近前,便即撤兵原路返还,燕军却也不来追赶,任由郑军安然退去。郑军却也未能见到燕军营寨。

卫绾回到寨中,向陈封如实禀报,陈封便即传令其余三卫各遣兵马渡水试探,也皆如卫绾遭遇一般。

陈封见燕军防卫严密,不能探知燕军虚实,又不能踏看燕军营寨,便与程备、乐籍商议对策。

次日一早,陈封再命周严亲自率天枢卫一营兵马,董延率天璇卫一营兵马一同渡水北进,又命四卫各出一营兵马在易水南岸列阵接应。

周严、董延兵马还未上岸,在冰面上便见燕卒四起,箭矢如雨点般射来。郑军早有防备,以盾牌护住,又以弓弩对射,乘势冲上岸去。两军便在岸边交起兵来。

燕军出战兵马与郑军相当,也有预备兵马压阵,却并不与郑军对攻,只结阵固守。郑军遣步兵攻阵,燕军便以步兵对阵;郑军再遣骑兵袭扰,燕军也以骑兵接战,竟是条理分明。

郑军战够多时,未能讨到分毫便宜,两军纠缠在一处,难分胜负。陈封闻报,只得传令鸣金收兵。

郑军徐徐收兵后退,燕军仍不追赶,只收束兵卒,结阵待战,竟是丝毫不见懈怠。

回到营中,陈封传令命董延、周严、高欢、孙翊速至中军会商。

偌大中军帐中,只坐了七人,便有些空空荡荡。陈封高坐上首,程备、乐籍分列左右,四将坐于下首,其余司马参军皆被摒出帐外。

陈封先开口道:“接连两日试探,燕人未露出半点破绽,便连燕人中军在哪里我也不知。这仗该如何打?诸将有何高见?”

四将面面相觑,竟无人答话。陈封强压火气,沉声道:“无妨,便说错也不为过。诸公皆是一卫主将,统率数万大军,岂能无谋?也罢,无人愿说,那便依次说来。”

董延应声道:“禀都司,这有何不敢说,末将便先献丑了。”说罢也不等他人说话,便即接道:“我军有八万大军,都司命千灵卫戒备南方,警戒大军身后,那也有六七万之多。算来算去,易水对岸的燕军也不过四万而已。那还有何可说,只管打过去便是。”

程备道:“哦?敬德以为该如何打过去?莫不成就这般渡过易水,与燕军交战?”

董延道:“程指挥使说的是,若就这样渡水交战,确是有些不妥。我军兵马虽众,却有些分散了,若是燕人集中大军,伏击一路,只怕有些不妙。末将以为,不妨将四卫兵马合在一处,请千灵卫压阵,既可接应大军,又可防备燕人南方援兵。我等三卫兵马齐渡易水,与燕人决一死战。河北尽是平原,燕人无险可据,又无处可设伏兵,他兵马又少于我,能奈我何?”

程备微笑点头道:“敬德这话十分有理,我大军聚于一处,便是以众凌寡,又可防备清州援军,也算周全。却不知三位制司以为如何?”

孙翊道:“末将以为不可。燕军兵强马壮,我纵以八万大军正面对他四万兵马,也无必胜把握,况且还要防备他清州兵马。都司命我等四卫兵马分散开来,是为防燕人奔袭。燕人有一万骑兵,乃是天下劲旅,不得不防。若是燕人乘我合兵之际,遣骑兵绕到我军身后,待两军交战之时突然杀出,只怕千灵卫一卫兵马难以阻挡。”

董延道:“若是如此,我便以骑兵对他骑兵又如何?我天璇卫有三千骑兵,青鸾卫也有三千骑兵,我将这六千骑兵置于身后,虽少些,却也可抵挡一时。那时我正面步兵倍于燕军,岂能收拾不下?”

孙翊道:“敬德,若是我知晓燕骑在何方自然无妨,纵然步骑合围,拼死也要将他挡住。但燕人马快,我又如何能确知其藏身之处?再者河北地域广阔,我大军聚于一处,若被燕军绕到我身后去攻河间府,战局便不在我等掌控之中了。只一着不慎,战场之势便瞬息万变,其间关系数万大军生死,我等不得不慎之又慎。”

董延一怔,喃喃道:“翼腾所言甚是,是我思虑不周了。如此说,翼腾想必有妙计了?”

程备道:“翼腾思虑周详,敬德之计却也并无大谬。只是我大军出征,确该慎重,若无必胜把握,还须仔细思量才是。翼腾若有妙计,不妨说出我等一同参详如何?”

孙翊道:“都司、指挥使,末将以为,对阵燕军,还当以稳为上。燕军虽少,但其威名播于天下,不可小觑。然燕军远来,须从他国内运粮至霸州,路途遥远,不能持久,因此他必要速战,我却不妨缓战。若能逼得清州、大城燕军回援霸州,我可乘势取了大城,再断他粮道,燕军便不得不退。待燕人退兵之时,我再挥兵掩杀,必可大胜一场,收复霸州自不待言。”

孙翊话音未落,便听高欢高声道:“翼腾这话我却不甚明白,既要缓战,如何能逼得清州、大城兵马回援?依我之见,燕人既要速战,我便遂他心意,与他速战便是。我四路大军既已摆开,便四路齐发,与他正面决战就是。燕军纵强,我大郑禁军可也不逊于他,岂能惧他?纵然一阵不能胜他,也要打得他心惊胆战,到那时,清州、大城燕军自然回援。”

高欢前日兵败,心中憋闷,早想再战一雪耻辱,因此语意甚激。孙翊听了却不动怒,只不疾不徐道:“功肃,我军四路齐发,兵马排布燕人早已知晓,若燕人集中兵马,突击一路,又该如何?那时我一路兵马以寡敌众,只怕难以抵挡。若被燕人突破我防线,直趋莫州、河间,如之奈何?”

燕军不知多少,只在前方左右两侧列阵站定,待郑军靠近,便放箭来射。出营时陈封曾吩咐不得擅自接战,只试探燕军虚实,因此卫绾喝止兵士,不再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