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土地政策
特别是麒诗,大军行进过程中,遇到大山挡路,需要绕山而行,这样就多出半月的行进时间。
她直接动用法力,言吐法随,说了两句话,脚下两座小山的山体就自动挪开了。
最后那座大山的山体,还有主要山体相连,麒诗直接祭出本命法器华天戟,对着大山全力一击,阻碍大军行进的山路,就这么轻松的被劈开了。
后来又遇见陡峭山崖,下面就是湍急河流,麒诗直接把一个山头劈下来,削成石板,铺就道路。她的神迹被迅速传播开来,是除了球球外最受崇敬的女将军。
这个时期承接的是奴隶制度,就算贵族阶级,除了妻子外,也没有多少良家妾侍,都是宠幸女奴,奴隶生下的孩子仅比奴隶的地位高一些。
绝大部分奴隶成了平民,所以宣传一夫一妻政策还算顺利,而妻子所出以外子女,没有继承权,享有十三岁前被生父养育的权利,却无奉养父亲的义务,只需要生父满五十岁后且无生活能力的情况下,提供生父基本的生活需求。
也就是说,男子让妻子以外的女子生下孩子,不仅需要养育到十三岁,因为不是婚生子,儿女不用供养父亲,在父亲失去生存能力的时候,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物资就可以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妻子及其子女的权益。而且规定独生女子具有继承权,无论是家产还是爵位,这把女子的地位提高到和男子同样的高度。
在这种宣传洗脑下,梨花镇最大的地主朱有钱仅有一女,招赘的话,上门女婿优秀者几乎没有。
后来和镇上另一个大地主家的小儿子联姻。
朱有钱按照正规陪嫁陪送女儿,只是多陪嫁一座院子,但是约定女儿生的第二胎,不论男女都属于朱家,随朱姓,交给朱有钱培养,未来继承朱家。
如果没有二胎,朱家所有财产属于女儿。女儿是夫家儿媳,女儿女婿也要给朱家二老养老送终。
此协议是宣传员起草,县衙见证并备份的。
而且此县隶属琴城,琴城城主朱琴就是女子,所以在此辖区,女性的地位堪比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