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我是棒槌?

清末小旗兵 海凌 1306 字 11天前

付宁递了个眼神过去,又弯了下腰才说话:“胡掌柜的,这是怎么回事啊?我这儿可还懵着呢!”

“三爷,您进来,我给您细说。”

他们俩一进屋,黄琛把手放在嘴唇上点了点,让他们别出声儿,自己趴在门上听了一会儿,才直起腰来说话。

这次要追查的是宫中被偷运出来的古董,太监们夹带宝贝出宫,那都不是秘密了。

这些文物都属于非正常途径出来的,通俗的讲就是赃物。

紫禁城里的那位主子跟警察总署交涉好多次了,想让他们追查这些文物的下落,查着了,还给他。

其实他自己也偷着卖,但他至少有明面上的权力。

警察总署本来是爱搭不理的,这件事追查起来费劲不说,指不定就查到哪个高官显贵家里去了,得罪了人不说,查着了还得还给你?!

那我们瞎忙活什么劲儿啊?

但今年年初,在天津的古玩黑市上出现了一枚乾隆田黄三联玺,被一个日本古董商人买走了。

偏巧这个事儿被一个英国记者知道了,在报纸上给捅出来了,还说在天津能买到正宗的皇家珍藏,比东交民巷可以便宜三成。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想收东西的人都奔天津来了不说,国会的那些议员们天天在报纸上骂,说是“国宝外流,家国之大不幸!”

而最不满意的是东交民巷里的各国公使馆,他们本来也收文物,除了运回本国,有一些也在京城出手,钱就自己留下了。

现在这么一闹,都没人上他们那儿淘换东西了,生意一落千丈。

所以几方势力同时施压,要求严查紫禁城文物的非正常流失。

警察总署脑袋疼了,不能不查,查又落不着好儿,思来想去,这烫手的山芋又扔给黄琛了。

本来他是计划得好好儿的,他假扮一个琉璃厂的古董贩子,带着连安到天津转一圈儿,在这条黑色产业链上挑出一个头儿来,顺藤摸瓜查下去就行了。

谁知道,到了天津才发现,这里面水太深了。

那些开在明面儿上的古董店都极为谨慎,只做熟客的生意,他们没有引荐人,根本就搭不上线。

试着搭讪了几次,京城那边儿就传了消息过来,有人摸他们的底呢。

好在连安买古董不是一天两天了,在京城圈子里也算是有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