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说法,此后的葡萄牙人还是没放弃,又跑到了福建浙江一带,但是此后的20多年里的史料,都没有再看到葡萄牙人的记录了。
不过,明朝在这一战之中,缴获了不少的佛朗机炮。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将证明我说的,如果接替明朝的不是清朝而是汉人王朝的话,那我华夏至少不会落后的原因了。】
...
“啥意思?不守我大明规矩,还让他们在我大明嚣张这么久,都是一群混账东西!”
朱元璋顿时哇哇大叫!
...
“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只有将他们打怕了,他们才知道守规矩!”
李世民冷哼了一声道。
...
汉武帝看到李世民说的话,冷哼道:“守规矩?要他们守什么规矩?说不定哪天觉得自己行了,又要咬人,干脆全都打死,一了百了!”
...
两人的隔空互动上了天幕。
秦始皇呵呵一笑道:“这次,朕觉得这汉武帝说得对!看过这几千年的历史,当真是,只有将他们通通打死才行!”
...
“啥意思,又要黑我大清了是吗?”乾隆皇帝十分不满的说道。
...
【这一次的正式的海战,终于让明军意识到了,大明的火器,落后了!
于是嘉靖帝下令工部,立马开始仿造佛朗机炮。
没几年,明朝就成功仿造了出来。
并且,在嘉靖八年之时,明朝匠人完成了铸造技术的突破,将弗朗机炮的尺寸成功缩小,更方便运输,并且使其装药量更少,威力更大,射速更高。
同时,明朝还制成了三种不同规格的佛朗机炮,用来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
另外明朝的鸟铳技术也进步了,这个有两种说法,一是华夏自己发明的,二则是在屯门海战中缴获了葡萄牙的,然后开始仿制的。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引进倭寇的,但是根据其他各类文献资料,在这一时期,并没有看到任何倭军使用火绳枪的记录,所以这种说法基本被否定!
在其他火器方面,也都一样有非常多的发展。
比如五雷神机,据说,是由戚继光发明的,有五根枪管,可以连续转动,极大的增加发射速度。
后来,在万历年间,火器专家赵士祯又改进出了更优秀的转管迅雷铳。
着名的重机枪,被称为骑兵终结者,在1861年发明出来的火神加特林转管重机枪,其实就是受迅雷铳的启发。
准确来说,是华夏的这个转管火枪传到了西方,西方也根据这个改进出了好几款转管火枪。
但双方的转管机枪都存在一个问题,太复杂,实战性一般,所以都没有真正的推广实战,直到200年后火神加特林出场!
所以,其实可以看出,这个时候,双方的火器水平总体差别并不大,而是在你学我的,我学你的,都在互相进步。
三眼铳,影视剧里经常出场,连发三次之后,就当做锤子抡人!
火龙出水,现代火箭的雏形,两级火箭,第一级火药燃烧,推进到一定距离,第二级火箭引燃,分化数个小火箭击中敌人,引起爆燃,射程1500米左右。
另外,像戚继光还改良过一种“万人敌”的手雷,一个人就能扛着炮管的虎蹲炮等。
还有由佛朗机炮和着名的“神火飞鸦”组成的“子母百战火车龙”等等。
在嘉靖时期,明朝还通过走私活得了三门英国的舰炮,其射程达到了1500米,嘉靖帝也是下令南京军器局立马仿造,只是弄了三个月都没弄出来,弄出来的大炮总是炸膛。
同时嘉靖帝还为制造火器更改了制度,制定了标准化等等。
等到万历时期,明朝的火器,再次快速前进。
火器专家赵士祯发明或者改进了许多的火器“迅雷铳”、“掣电铳”、“火箭溜”、“鲁密铳”、“鹰扬炮”等等,另外他还写了一本《神器谱》,里面包含了24种火器。
而在茅元仪的《武备志》之中,记载的火器更是多达上百种。
在万历三大征之中,明朝的火器是大放异彩。
在暴打倭寇的时候,200门佛朗机,50门大将军炮轰爆了平壤城墙,火龙出水在海战之中,烧得倭寇的船只火光冲天,最后退回倭岛,两百年不敢哔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万历末年,科学家徐光启听说西方的红衣大炮技术先进,派人去澳门买了四门,然后带回来,并在天启元年仿制成功,有效射程1500米。
明朝又在登州设置兵工厂,由徐光启的徒弟明朝火器专家孙元华管理,聘请葡萄牙人当技师,生产红衣大炮。
刚开始年产量只有7门,三年后就达到了年产47门,在崇祯时期已经打到了年产100门,并且实现标准化生产。
只不过,明朝此时已经是濒临崩溃了,火器发展的资金也是逐年降低。
不过,由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哪怕是嘉靖时期吏治崩坏,国家衰败,财政乱成一锅粥,哪怕到万历再度崩坏,再到天启崇祯时期,几乎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
哪怕是有时出现一定的落后,也会知道买来学习,仿制,改进,创新、超过,然后又落后,再学习,再改进...
即使相对来说原创力不足一些,但在如此艰难的形势之下,我华夏的火器也并没有真正的落后于西方,始终是在差不多的水平上起伏着。
有人说,就算不是清朝,到时候华夏一样要被西方的火器碾压吊打。
那么,请问已经腐烂到掉渣的明朝都没有真正掉队,那如果接替明朝的是一个汉人王朝,我就不信,就退一步说,不会创造,还不会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