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大明攻打占城国,东南亚列国观望的时机,把这个法理依据,给坐实了,板上钉钉。
说实在的,两世为人的朱皇帝,这一次也被礼部惊到了,非常佩服他们的做法啊。
这就是百密一疏,朱皇帝天天忙着军队,朝政大事和后宫睡女人,确实忘记了这种法理渊源。
好在,朝廷里的大儒大佬们,也没有闲着,堵住了这种缺口,为后世的争端,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这是没办法的,朱雍槺的大明王朝,也许有一天,会出兵攻占剩余的东南亚,但难度已经不小了。
毕竟,这时候的欧洲,大航海时代的领航者,已经插足东南亚,他们都是船坚炮利,金钱利益。
当然了,朱皇帝也是暗自发狠,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要尽可能的多占地盘,不要留烂摊子给后代。
但是,等他驾崩升天了,他的后代,什么鬼样子,谁知道啊,也许有一堆不孝子孙,崽卖爷田不心疼的。
所以说,法理依据,有备无患,才能保证华夏王朝的地盘,固有国土,长治久安,经久不衰。
“咚咚咚、、”
“陛下圣明”
“吾皇万岁”
“臣等必定全力以赴、、”
、、、
听到朱皇帝的口谕后,礼部三巨头,程大炮、扶纲和刘高宜,鸿胪寺的寺卿,老武夫龙世荣。
四个重臣,满目惊喜,浑身激动,二话不说,再次跪地磕头,磕头蹦蹦响,高呼万岁,领旨谢恩。
刊印书籍,着作经典,发放东南亚,利国利民,留名典籍,留名千古的朝廷盛事啊。
尤其是龙世荣,这个土司头子,没了石屏的地盘,更应该要紧紧抱住大明王朝的粗壮腿。
“好了”
“都起来吧,地上凉”
“回去好好办事,大明很需要你们啊”
搞定了一个南海盛事,身心俱爽的朱皇帝,大手一挥,示意他们都起来了,肯定了他们的付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坐回龙座上,转过头,看着两个低头不语,发呆发愣的安南仔,开口催促:
“对了”
“你们两位安南使臣,也不要发呆了”
“说说看,还有什么事情,都一并说了吧”
是的,搞定了南海的法理问题,朱皇帝的内心,安定放松了不少。
当然了,两个眼前的安南仔,也是要好好安抚的,不能为了一时爽,平添了两个强敌,打乱了东征计划。
当然了,大明有大明的难处,安南也是差不多的。
没看到嘛,眼前的两个安南仔,就是非常不对付,压根没啥互动,更没有一丝的交流。
很明显,安南国,也是内斗不止,打生打死几十年,足够他们继续内耗下去。
更何况,北部安南,可不止郑氏一家啊,还有高平莫氏,宣光保主呢。
对了,还有那个宣光保主,也派人来了,朱皇帝暂时不打算接见,想等一段时间。
毕竟,宣光势力太小,又紧挨着滇南,得看一看,他们能不能坚持下去。
毕竟,滇南的南部,刚刚放出去了,一群老武夫土匪啊。
“呃、、”
再次听到朱皇帝点名,郑根和阮福顺,浑身微微一颤,吓了一大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