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那支被分出去的大部队,也追着朱高煦的尾巴,用同样的方法,挖下一块肉后。
在快速奔跑中再次整队,准备发动攻击。
事情进行到这一步,朱高煦悲哀地发现,哪怕是自己最擅长的骑兵冲阵,他都玩不明白了。
对方不管是在装备,战术上,都远超己方。
特别是那些战马,除了很强的服从性外,大家都是同时冲刺。
可不管是耐力,还是冲锋速度,都比自己麾下这些好不容易收集的草原良驹好了不止一截。
由此可知,可能在北伐之际,徐闻就已经做好了布置,要培育良种战马。
今天自己总算见到了成果,可惜是作为敌对方。
虽然他的身体还在带领着左右二卫,在追赶朝廷左右两翼骑兵。
但是从内心上已经选择了放弃,现在只是在机械地追赶。
剩下的时间,几乎就是徐华的独自表演时间。
一次次的弧线,都能精准地带走一批叛军士兵。
而五军营和暗卫因为轻质冲压板甲及锁子甲的普及,损失微乎其微。
在旁观者看来,朱高煦亲卫只要得需要几十个人,才能换一人落马。
而坠马者,往往因为队形密集,左右都是己方骑兵,很快便能获救。
四舍五入,等于朝廷方的骑兵,几乎就是没有损失,单方面在收割汉王亲卫。
朱瞻基是见识过自己这位二叔在北伐时的飒爽英姿。
在他的印象中,朱高煦哪怕是再不堪,也是一名合格的骑兵统帅。
可眼下,这个固有印象都被打破。
在徐华的指挥下,五军营用更少的兵力,打得这群曾经的骄兵悍将,毫无还手之力。
在朱高煦浑浑噩噩的指挥下,没过多久,身边的亲卫就仅剩下数百人。
双方人数逆转,对方又士气被夺,毫无战意。
徐华也就不和对方客气了,两处兵力合拢,以密集队形发动冲击。
徐闻新的骑兵操典,吸取了近现代的一些骑兵理念,讲究队形的密集,左右的配合。
就是己方的纪律性和先进装备来压倒对方。
最初徐华选择硬碰硬的话,他也有信心把对方杀穿。
但哪有现在这样如庖丁解牛般好看,也显不出他的指挥艺术啊。
现在这种入墙般徐进压迫的骑兵战术,才是新式操典的重点训练科目。
已是残兵败勇的朱高煦亲卫,如何能挡得住,已经兵败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