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隋炀帝杨广,出生于北周天和四年(569 年),为隋文帝杨坚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开皇元年(581 年),他受封晋王。开皇八年(589 年),年仅20 岁的杨广以兵马都讨大元帅身份,率领51万大军南下平陈。在这次战役中,杨广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他指挥若定,迅速平定了陈朝,实现了中国的再次统一。开皇二十年(600 年),杨广被册封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 年),杨坚去世,杨广即位。
杨广即位初期,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抱负。他平定皇室内乱,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固了隋朝的统治根基;营建东都洛阳,进一步巩固了隋朝的统治,使其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修建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开创科举制度,为寒门子弟提供了晋升的机会,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治的垄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统治逐渐变得残暴起来。他滥用民力、频繁征战,导致天下大乱,百姓们对他的统治怨声载道。
三、血腥政变:江都宫变的台前幕后
大业末年,农民起义的烽火已燃遍大江南北,隋炀帝杨广因李密占据洛口,不敢返回京城,长期停留在江都。跟随他的士兵大多是关中人,见隋炀帝没有返回京城的打算,思乡之情愈发浓烈,逐渐产生了反叛的想法。这种情绪如同病毒一般,在军队中迅速蔓延。
武贲郎将司马德戡、校尉元武达、内史舍人元敏等人敏锐地察觉到了士兵们的情绪,他们相互勾连,开始商议谋反之事。赵行枢、杨士览因与宇文智及有旧交,将谋反之事告知了宇文智及。宇文智及听闻后,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心中的野心瞬间被点燃,提出趁机建立帝王之业。众人商议后,决定将宇文化及拉入谋反集团。起初,宇文化及得知此事后,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他深知这是诛九族的大罪。但在众人的劝说下,他最终还是被权力和欲望冲昏了头脑,答应了参与谋反。
义宁二年(618 年)三月初一,司马德戡开始实施谋反计划。他派人煽动士兵,称隋炀帝得知士兵们想返乡,准备用毒酒将他们全部毒死。士兵们听闻后,群情激愤,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司马德戡谋反。当晚,司马德戡便率领士兵控制住了隋炀帝。
早晨,宇文化及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江都宫。当他见到司马德戡派来迎接他的将领时,战战兢兢,连话都说不出来,双腿也不停地颤抖。到达城门后,司马德戡率众迎接,将他引入朝堂,称其为丞相。随后,宇文化及派人将隋炀帝在江都门外示众。隋炀帝面对叛乱,质问宇文化及等人为何要谋反。宇文化及无言以对,眼神闪躲,最终派遣令狐兴达在宫中杀死了隋炀帝。
宇文化及弑帝后,原本打算拥立蜀王杨秀为帝,以稳定局势。然而,遭到了众人的反对。于是,他下令诛杀杨秀及其后代,还逮捕了杨暕、杨倓以及其他隋朝宗室、外戚和与自己不和的大臣。为了掩人耳目,他留下秦孝王之子杨浩,立其为皇帝,自己则自称大丞相,总揽朝政。他任命弟弟宇文智及为左仆射,宇文士及为内史令,裴矩为右仆射,并派人严密监视杨浩,将其完全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杨浩如同傀儡一般,毫无实权。
四、余波震荡:政变后的局势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