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洋人惊叹

只是皇上一来,人群突然往后退,我们也往后退,内子身子重,退得慢了点,就被人群给挤倒了。

一开始并没有事,可是过了一会儿,内子感觉肚子越来越疼,小的这才呼救。”男子解释道。

“我们先给她催生,你最好找个人通知你家里人,拿些孩子的衣物过来。

三天之内,产妇都要在医院里待着,直到她能下地活动方可回家。

我们医院有专门送病人的马车,到时你找人给你安排。

因为今天是第一天,免费接诊,所以不收你除了药费以外的任何费用。”余元筝很耐心地给他解释。

“多谢公主。”男子感动得又连连作揖。

余元筝安排好,就去她专用的诊室开始接诊。

早就有人提前打听到镇国公主要坐诊三天,早早就等着了。

刚才在大门外,她一说完约号,就有人来约了。

余元筝好久没坐诊了,感觉又回到了前世。

而那产妇直到晚上才生下来。

而这种情况,很多产妇都会难产,而医院里的大夫却让她平安生产了。

这一消息在这家人的特意宣传下,第二天就有他们的左邻右舍来看望产妇,然后把这个消息传得更广,结果三天内,都趁着免费,有八个要生产的产妇送来。

有两个还没发动呢,也来了,说是只要她们在三天免费期进的医院,就享受免费服务。

岳正兴得到消息,思量了一下,没赶她们走。

也就三天时间,没必要为了这点小事影响医院的名声。

也正因此事,让医院在妇产科这块打响了名声。

后来医院周边的百姓,只要不是家里特别困难的,基本都把媳妇送到医院来生产。

而且医院还包送回家,十天后还有大夫来回访,非常得人心。

后来人们发现,在医院生孩子,很少遇到难产而死的,就算有危险,基本都能转危为安。这让一些大户人家也选择把孕妇送来医院生产。

有了皇帝和太子同到场揭匾,医院很快走上正轨。

余元筝每天三头忙,镇国侯府去上课,医院里也要随时去看看,还要到使馆去教洋人讲大魏话。

上官子棋就把他们夫妻开的药铺管理工作接了过去。

而王爷和太子悄悄准备出远门的事。

王妃当然把精力放在照顾家里的四个孩子身上。

一家人各忙各的。

腊月初五这日,皇上正式召见洋人。

皇上选早朝结果后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