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刁难出现
林尘高中榜首的消息不胫而走,在京城掀起了一阵热议。大街小巷,人们都在传颂着这位寒门学子的不凡事迹,对他揭露考场作弊、凭借真才实学脱颖而出的经历赞不绝口。然而,在这一片赞誉声中,却隐藏着一股暗流。
主考官张凌峰,在听闻林尘出身平凡,并非来自名门望族后,心中悄然起了变化。张凌峰虽一生追求科举公正,但内心深处,仍难免受到世俗门第观念的影响。在他看来,科举不仅是选拔人才,更是为朝廷输送与名门望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未来栋梁,如此方能稳固朝廷根基,维持各方势力平衡。林尘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他心中固有的格局。
于是,在对林尘试卷进行最终审查时,张凌峰格外“用心”。他坐在书房,面前摆放着林尘的试卷,烛光摇曳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异样的审视。他拿起试卷,逐字逐句地研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试图从这份堪称完美的答卷中找出瑕疵,仿佛非要证明林尘能高中只是运气使然,而非真才实学。
“哼,一个寒门子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张凌峰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怀疑与不屑。他反复斟酌林尘文章中的用词,哪怕是一个稍有争议的词汇,都被他视为把柄。比如林尘在论述治国之道时,用了一个较为生僻的典故,本意是为文章增添深度与独特性,张凌峰却认为这是故意卖弄学问,有失文章的质朴与平实。
“这等用词,看似高深,实则华而不实,有违科举文章的中正之道。”张凌峰在试卷上重重地划了一道杠,脸上露出不满的神情。
接着,他又对林尘文章的结构提出质疑。林尘的文章采用了一种新颖的论述方式,先抛出问题,引发思考,再层层深入剖析,最后提出解决方案,逻辑严密且富有创新性。但张凌峰却觉得这种结构过于标新立异,不符合传统科举文章起承转合的固定模式。
“文章结构混乱,思路不清,如此如何能担当大任?”张凌峰皱着眉头,在一旁写下评语,全然不顾林尘文章中清晰的逻辑脉络和深刻的见解。
不仅如此,张凌峰还对林尘在文中表达的观点进行挑剔。林尘在谈到边疆防御时,提出了一些大胆且具有前瞻性的策略,如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以巩固和平,利用民间力量协助军事防御等。这些观点虽颇具新意,但在张凌峰眼中,却成了“不切实际”“异想天开”的表现。
“边疆之事,关乎国家安危,岂能用如此儿戏之策?此子太过轻狂,不堪大用。”张凌峰一边摇头,一边继续在试卷上批注,仿佛要将林尘的努力与才华全盘否定。
与此同时,林尘对主考官的刁难浑然不知。他沉浸在高中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之中,与余幼薇一同规划着未来的生活。余幼薇为林尘感到无比骄傲,她看着林尘,眼中满是爱意与期待。
“尘哥哥,你高中榜首,真是太好了。以后你就能在朝堂上施展抱负,为国家和百姓做更多的事了。”余幼薇笑着说道。
林尘握住余幼薇的手,说道:“幼薇,这一路走来,多亏有你在我身边支持我。未来,我定会努力,不辜负你的期望,也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风言风语开始传入林尘的耳中。有人暗示他,主考官对他的出身颇有微词,审查试卷时有意刁难。林尘心中一沉,他没想到,自己凭借实力取得的成绩,竟因出身问题而遭受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