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这三人,我保了!

而很快,门口便传来了一阵脚步声,以及交谈声。

“你们在门外候着,若是瞧见了朝廷的追兵,及时通知就是。”

一道声音自残庙门前传来,声音颇为年轻,但这声音又尤为雄厚,看起来乃是一尊内功极为雄厚的高手:“张公,前方便是那单雄义的地界,单二郎为人和善,若是知晓您在此,定会欣然相见!”

“您与‘东海柱石’也是老相识了,若是您能够在青州起势,定然天下景从,这周室天下,定然覆灭!”

“秦存海……他不找我麻烦,便已然是大好事了,张某不过丧家之犬,侥幸活命,已无任何心思。”

另一道听起来颇为稳重的声音传来:“听闻今州、青州交接之处的翟大头领如今风生水起,颇有明主之姿,张某此番前来,也是为了劝那名满青州的单二郎同投翟大头领。”

就这般,不多时,两道身影便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前面引路之人,生得眉如远山含黛,目若寒星藏锋,猿臂轻舒可挽精铁雕弓,青衫猎猎时隐龙纹箭袖,儒将风姿间凝着沙场血气。

而后方那声音稳重之辈,则额悬日月纹如刻,鹰目深眦藏机锋,玄甲裂痕如虬枝盘颈,紫貂氅半褪显嶙峋肩骨,神色冷态落寞。

看到这两人的面容之后,在场的三人不由一怔,那蓄气巅峰的武者更是一惊。

“王伯勇?!”

前方引路之人,赫然就是鲁郡赫赫有名的修行天才,三十余岁便已经踏入通窍初境,江湖人称‘神射无双’的王伯勇!

至于后面那位跟着王伯勇一起进来颇为具有贵气的中年男子,他也隐隐有些推测了。

能够让王伯勇鞍前马后的张姓男子,怕是只有当初鼓动宣州秦家谋逆,最终导致秦家满门族诛,唯有秦存海孤身幸免的大周开国魏国公之后,大周近十几年来的头号通缉大犯,通窍三境的张稠了。

而王伯勇和张稠瞧见了这三个江湖人士之后,显然也没有什么惊讶之举。

毕竟二人都是通窍境的武者,来没进这残庙,便能够感觉到残庙中有三人,不过他们两个都没把庙宇之中的人当回事儿便是了。

虽然他们两个现在被青州齐王通缉,到处逃窜、狼狈不堪,但毕竟也是通窍武者,而且都身具神通,对于江湖上的寻常通窍都不怎么在意,更不要说连外罡都没有的人了。

而王伯勇听到了那人脱口而出之后,当即和善的笑了笑,对着三人道:“认得我那便好办了,你们在这儿,可是去聚贤庄,见单二郎的?”

“王大侠当面,晚辈刘海,这是我师侄许壮、萧欣,我们师叔侄三人自今州来,出自天衍宗,鄙门掌门如今便在单大侠门下效力,我们此番前来,也是为了投奔单大侠。”那蓄气巅峰武者当即恭恭敬敬的张口说道。

“天衍宗?掌门叫萧天澈吧,我有印象,好像和青羽阁的人交好,我有些印象,青羽阁也有些子弟在我庄子上做客……只可惜前些日子那李淑派人交战,将我王家庄屠戮殆尽!”

说到后面,王伯勇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咬牙切齿了起来。

而瞧见了王伯勇的这般模样,刘海也当即张口道:“不瞒王大侠,确是如此,鄙门掌门同青羽阁的外罡武者王衡、齐佩环交好,结拜为异姓兄弟……”

王伯勇见此,也不由颔首点头:“相逢即是缘,王六,拿酒肉来……”

只不过王伯勇的话还没说完,那张稠便脸色平淡的张口道:“伯勇,多说无益……我们的踪迹不能走漏,就算是会见了单家二郎之后,也是要离去的,若是流传出去,后果不堪设想……还是杀了他们三个吧。”

“嗯?”

听到张稠如此说来,王伯勇不由得一怔,而那三人听闻,更是惊骇万分,只能呆呆的看向王伯勇。

毕竟他们的实力也就这样了,能否活下来,取决于王伯勇。

“张公,这也太过于……”

王伯勇的话还没说完,便见张稠握紧了王伯勇的手,对着王伯勇道:“伯勇!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今日仁慈一时,便是毁了一世!”

听到了张稠的话语,王伯勇不由得深吸一口气来,虽然有些愧疚,但他还是觉得‘偶像’张稠的话是对的,当即伸出手来,那隐龙纹箭袖展现出一抹青色真元来。

刘海见之,大惊失色,忙道:“王大侠!”

不过,还不等刘海说出话来,忽然间,这残庙外又传来一道强劲的真元,瞬间席卷而来,将这本就行将就木的残庙砸了个稀巴烂!

“嗯?!”

“通窍武者?!”

王伯勇、张稠同时反应了过来,眼眸一凝,看向了残庙外的磅礴气浪。

不多时,一位身穿黑色劲装,看起来不过二十岁上下的俊朗青年,从这破庙荡起的灰尘之中走了出来,对着王伯勇、张稠二人道:“两位可都是通窍武者,却担心一个蓄气、两个炼血透露你们的行踪?如此以强凛弱、以大欺小,还冠以什么‘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说法,还真是好笑。”

来者青金真元纵横,手中雪白仪刀横放。

“青金真元,雪白仪刀。”

见此情况,张稠眸光一寒,接着便轻笑道:“原来是名震北疆的郑均郑三郎当面,在下张稠,有礼了。”

来者,自然是郑均。

如今的郑均,自然是今非昔比。

人的名,树的影。

郑均斩杀杨黎、南宫平英、刀服江无涯,声威早已北疆。

而近些日来,又传来郑均刀斩三妖,斩杀了三尊通窍大妖,其中还有一尊乃是秦王重要幕僚,气得秦王暴躁如雷,悬赏两千万白银要郑均脑袋。

如此,郑均的特征自然已经传遍天下了。

“郑均?”

王伯当在一旁闻言,不由站出一步来,弯起长弓,面容不善。

而郑均见此,也没有半分否认,而是笑道:“正是郑某,张公的名望,郑某也是早有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