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朝廷服软

锦衣卫诞生的时间并不太长,情报网络也不够完整,尤其是涉及到某些高层情报,如今连一个打探的渠道都没有。

靠着武安郡的战事,锦衣卫可是用各种方式抓捕了不少璇玑卫的成员,这些人都被叶白给暗中掌控了。

明面上,他们依旧是属于璇玑卫的一份子,甚至在忠实地履行着各自的职责,但是在暗中,却已经有意无意地搜集着各方面的情报信息。

有些被暗中传递到了锦衣卫,有些则是记在了脑海中。

这些璇玑卫,大部分都是属于西北三郡,尤以武安郡为多,只有少数是来自其他地方,情报信息来源相对比较单一。

之前,毛骧很少启用他们,不是不重视,主要是在武安郡,锦衣卫的情报搜集能力并不弱,很多事情不需要璇玑卫就能够做到。

其次则是,璇玑卫毕竟是一个老牌情报机构,在已经安插了“内线”的情况下,也不敢说将璇玑卫的组织架构、情报网络全部了解清楚了。

若是璇玑卫的“内线”太过频繁地活动,传递情报,很难说不会被璇玑卫给盯上,顺藤摸瓜之下,找到锦衣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支实力强大的军队,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相当忌惮的事情了,而掌握这支军队的人,又有大批的钱粮,能够供养军队,这个威胁就更大了。

若是在再掌握了一支能力不弱的情报机构,就已经不能单纯地说是威胁了,谁也不会放心这样的一股力量。

现在石门郡的事情,涉及到了皇子们之间的争斗,光靠锦衣卫本身的情报网络,是有些力有不逮,启用璇玑卫的内部渠道也就成为了必然。

皇子们还有某些势力私底下做的很多事情,或许能够瞒得住锦衣卫,但却极难瞒过璇玑卫,从璇玑卫内部获取情报,可要轻松、容易得多。

…… ……

或许是出于对叶白的重视,他现在所上呈的公文那都是第一时间被送到京城的,武安郡郡衙的官员们已经没有了处理的权利,真要是让他们来处理,叶白可就要笑出声了。

完善的驿站制度和公文传递方式,刘伯温起草,叶白誊录的公文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京城,几乎和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的右武卫战报是前后脚送达的。

右武卫又吃了败仗,通过璇玑卫了解了部分或者全部内情的皇帝,自然是心中有怒火,于公于私都要拿出一些手段来,总有一些倒霉蛋会被扔出来当替罪羔羊。

所谓的惩罚和治罪,在朝堂上很快通过,那些参加朝议的大臣们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背后的隐情,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都闭口不言,从头到尾就只说一句“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