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他们定好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如果王来福再钓到大鱼,李老就把折刀给王来福;不然,烟就是李老的了。
鱼池里的鱼大多很滑头,王来福专心盯着水面上的动静。突然,他感应到一个约三斤重的身影慢慢接近。他稳住了手中的鱼线靠近那条大鱼……
旁边的草丛突然出现了一条约两指宽的鲤鱼在蹦跶,显然,这并不是什么惊天成就,但足够令大家刮目相看。
见鲤鱼上钩,王来福伸手向李老讨东西。李老有些不舍,但还是气哼哼地把手伸入腰袋,取出折刀扔给王来福,并且嘀咕着一些牢骚。
之后,经过一轮轮激烈的交锋,几个小时内钓到了不少二三斤重的大鱼。
傍晚时分,围在他周围的老者中不少人开始询问购买。王来福心里有主意,只换粮票等票劵而不收钱。结果很快,鱼全部换走了,得到了大量粮票和其他稀缺商品。
## “兄弟,你会不会有点厉害过头了?你哪儿学的这么强的手艺呀?”
小主,
江远兴奋又羡慕地说。
江波则问起了具体的实际问题:“大哥,这么多鱼我们怎么运回去啊?”
“没事,咱们先想办法打包。你瞧那边没人吧。”
王来福把目光转移到另一个安静的地方,决定换个策略好好钓鱼。
他们找到一个隐蔽角落,开始重新整理钓具。不久后,江远抱着鱼走在路上,三人引来了许多好奇的目光。人们几乎都停下来观看这三个挂满战利品的孩子,但他们并没有直接卖鱼。
在回家的路上,他们经过了供销社并遇到了曾经见过的一位售货员,于是便进去商议换鞋子的事宜。
这位刘姐还记得他们的约定,并迅速安排了主任与他们会面。主任看着王来福手中大鱼很满意,双方达成共识后,不仅换了多双新鞋,还留下一部分用来换取其它家庭所需物品的票据。
终于,他们回到家里,母亲赵华看到孩子们带回家的成果十分惊喜,也忍不住称赞儿子的手艺,同时为家里面添了点生活资料感到高兴。
“娘,别担心了,这些只是最小的五条鱼而已。大哥钓到了一条四五斤重的大鱼,换了我们四双新鞋。”
小明躺在床上笑着说道。
大梅端着鱼盆出来问:“小明,你们钓了五条鱼是吗?”
“哪有吃五条,最大一条留给你们了,最小的一条留给妹妹,我们兄弟三个各吃了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