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彩云还是不甘心,说要去其它作坊试试,那人便笑了,“我们这些人,哪个不是试过一圈的?大作坊不缺人的,也就这家是外地商户所开,又是新作坊,咱们才有机会。”

吴彩云问:“这家作坊连匾额还没挂呢,叫什么呀?”

“叫啥都一样,咱们不认匾额只认工钱。你只需做好手头的活计,慢慢熬就是了。”

吴彩云觉得有道理,于是也举起了手。

嬷嬷道:“今日请了保人来的,晚些时候就可以签文书,没带保人的明早来,过时不候。”

吴彩云回家将事情说了,几个长辈也觉得还是先进作坊再说。毕竟她没瞧得起的工钱,她爹娘还未必挣得到呢。

就是舅舅有些不甘心,说去作坊做小工,还不如敲小锣呢。

第二天,吴彩云带着舅舅前往作坊。嬷嬷说管事今天要去上课,过会儿就回来,大伙不妨先坐一会儿。

来做工的有年轻女子,也有三十左右的婶子,都是为了家里的生计奔忙。马上要签文书按手印,大伙都格外兴奋。

一来二去的,大家便熟识起来,吴彩云没心情跟她们闲聊,只琢磨签几个月才好。

外面传来马蹄声,一辆马车停在门口,车上下来一小姑娘,十三四岁模样,一身劲装,却眉目如画。

吴彩云没见过杜玲珑,而且压根没想到这是杜春枝的地盘,她打量着小管事,心里不免有了几分轻视。

这么年轻就要打理作坊,他们家是没人了么?看这姑娘一脸稚气,应该是个好糊弄的,一会儿签文书的时候将她镇住,没准就让我做裁缝了。

杜玲珑进门之后,大伙便一个接一个去签文契。轮到吴彩云,她笑吟吟地走进去,先福了一福。

“大小姐,我原是来应募裁缝的,以前也做过正经裁缝,在府城数一数二的呢。”

“哦?”杜玲珑打量她几眼,似笑非笑,“那么,姐姐的手艺一定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