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真经始解,无畏心有得;营啸忽来,豪杰共解难

武僧景慧微微一笑,娓娓道来:“我讲一个故事你们就懂了。传说达摩祖师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待要返回天竺之际,将门下弟子悉数召集。祖师询问众人跟随他修行的感悟,众人纷纷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唯有慧可禅师静静垂手而立,沉默不语。达摩祖师便问他,你随我修行许久,难道毫无感悟?慧可答道,有感悟,只是不想说,也难以言说。达摩祖师听闻,指着慧可道,汝得吾髓。随后,便将衣钵传授于他,慧可也因此成为禅宗二祖。”

老和尚轻抚胡须,面上满是欣慰之色,缓缓说道:“正是如此,柴施主已然得我真传,这下我可彻底放心了。”

众将士用过晚膳后,除了负责巡逻与站岗的,其余人等纷纷休憩,军营再度恢复了往昔的平静。

直至子时,万籁俱寂之时,营寨之中陡然杀声震天。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惊慌失措,四处奔逃。部分士兵惊恐过度,竟手持兵刃,相互打斗起来。

周侗、张忠、李义,连同老和尚悟景、武僧景慧,听闻动静,急忙出营。他们一边竭力制止骚乱的士兵,一边向身旁之人询问究竟。然而,接连询问了十几名士兵,得到的皆是茫然不知的回应。

张忠神色慌张,急切问道:“这到底是怎么个情况?是有敌军来袭吗?”

李义高声叫嚷:“绝无可能,咱们身处国内腹地,哪会突然冒出敌军?”

周侗心急如焚,纵身一跃,径直跳上了望台。他目光如炬,细细观察四周片刻,随后又迅速跃下,大声呼喊:“大事不妙,士兵们夜惊了!”

众人一脸疑惑,纷纷问道:“夜惊?这是什么意思?”

周侗神色凝重,解释道:“士兵们长期直面死亡威胁,精神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便容易引发夜惊。这在历史上并非罕见之事,比如汉代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时,就曾出现过。当时,面对吴楚联军的挑衅,周亚夫坚守壁垒,按兵不动,同时派遣轻骑兵截断敌军粮道。士兵们只见敌军嚣张跋扈,而己方却一味防守,被动挨打,心中难免惶恐不安,士气也随之低落。某夜,军营之中突然大乱,‘条侯军中夜惊,内相攻击,扰乱至帐下’,好在周亚夫处变不惊,‘坚卧不起’,没过多久,军队便恢复了秩序。再如三国时期,张辽奉曹操之命驻扎长社县,临出发前,部队中有人谋反,夜里军营惊乱不止,火光冲天,全军陷入混乱。张辽当机立断,传令‘不反者安坐’,并命数十亲兵立于中军大帐前,不久便擒获首谋者并将其斩杀,平息了营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武僧道:“现如今我们西行之路前途未卜,主将又身受重伤,士兵们看不到希望,难免会有所动摇,夜惊也不足为奇了。”

就在众人还在讨论之际,柴无畏已快步从帐篷中走出,声如洪钟般喊道:“现在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让士兵们安定下来!”

众人纷纷点头,对柴无畏的话表示认同。

柴无畏立刻开始有条不紊地下达命令:“张忠,即刻点燃火把,将我的大旗高高挂起,务必把中军大帐照得通明,让士兵们看到他们的主将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