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晋王李存勖大败梁兵后想乘胜追击。周德威认为梁兵善守城,我军骑兵在城垒前无法施展,且敌众我寡,应按兵不动,待其疲敝。晋王不满,周德威又向张承业解释,建议退守高邑,引诱梁兵离营,再派骑兵抢夺其军饷,不出一月必能破梁。后来梁兵果然准备造浮桥攻晋,晋王这才认可周德威的计策。
高颎疲陈之策
隋文帝开皇初年,高颎向文帝献进攻陈国之策。他指出,江北地寒,收成晚,江南气温高,水田收成早。可趁陈国收获时,悄悄集结少量兵马,陈国必定屯兵防守,如此会影响其收成;他们集结,我军就退兵,反复多次后,陈国士兵会习以为常,不再相信我军会进攻。此时我军出其不意发兵,定能破陈。此外,江南土层薄,民舍多为竹茅搭建,仓库也不用地窖,可暗中派奸细顺风纵火,烧毁其仓库,不出几年,陈国就会财力俱困。文帝用此策,使陈国陷入困境。
《智囊全集》兵智部诡道卷中典故的底层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心理弱点
- 制造认知偏差:通过示假隐真等手段,如祖逖饥而示饱、岳飞饱而示饥,让敌人对己方的实力、状态产生错误认知,从而做出错误决策。
- 利用惯性思维:高颎疲陈之策中,多次佯装进攻使陈国军队习以为常,产生懈怠,利用了敌人的惯性思维,为真正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把握战争规律
- 避实击虚:朱隽围攻宛城时佯攻西南角,实则从东北角攻城,就是避开敌人防守的实处,攻击其空虚之处,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
- 以迂为直:李存勖欲速战,周德威却主张按兵不动,引诱梁兵离营,再派骑兵抢夺军饷,待其疲敝再进攻,这是通过迂回的方式,化不利为有利,最终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
掌握信息主动权
- 巧用反间:韦孝宽、岳飞、种世衡等人使用反间计,都是通过巧妙地传递虚假信息,破坏敌人内部的信任,使敌人自乱阵脚,从而削弱敌人的实力,为己方创造战机。
- 控制信息传播:在各个典故中,将领们都非常注重对己方真实信息的保密,同时有策略地向敌人传递虚假信息,掌握信息的传播和流向,让敌人只能接收到对己方有利的信息,从而影响敌人的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