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荒唐的世界。
当时正是冷战高峰,整个世界被分成两大阵营。
所有国家,都面临选边站队的问题。
和中国建交,就有这方面的顾虑。
但朱江认为,必须和中国建交。
首先,从道义上,掸邦必须和中国建交。
尽管现在是选边站队的时代,但采取政治中立的国家也不少,包括缅甸,从缅甸独立出去的掸邦,采取中立的外交立场,也无可厚非。
掸邦和中国是邻居,双方有交往的现实需要,建交无关政治立场。
于是经过讨论,掸邦高层一致同意和中国建交。
至于边界划分,掸邦根本没有立场,原则是尊重历史,维持现状,兼顾双方利益。
其实朱江不知道的是,中国政府和掸邦建交,还与灾民逃荒有关。
他们不希望还有这种事情发生。
和苏联建交,则没有什么麻烦,既然保持中立,两个超级大国,总得保持平衡。
于是,经过外交谈判,掸邦和中国宣布于一九六零年八月一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于当年十月一日互派大使、设立使领馆。
掸邦将在北京设立大使馆,在上海、广州和昆明设立领事馆。
驻北京大使将在部队干部中选拔,让国军老兵以外宾的身份回国任职。
刚一建交,果然迅速开始了边境谈判。掸邦和中国之间有十来个县交界,边境线很长,确实也需要划界明确。
中缅和中掸同时开展。
掸邦的独立,没有改变边境划界的历史。
缅甸和掸邦与中国的边境条约,与后世中缅边境条约的内容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