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黄巢赠诗

李景让手猛地一抖,茶杯里的茶水溅出些许。

他此刻是当真不想听到这个名字。

但瞧曾老这般急切,似乎那个胆大妄为的狂生,又有什么过人表现?

本着恪尽职守的原则,李景让从对方手里接过了考卷。

仅仅看了一遍。

李景让便如遭雷殛,愣在当场。

他的这副反应,自然没能逃过其他考官的眼睛。

围拢之后,有人照着第一首诗的标题念道:

“梦中人于谦,作石灰吟赠乐和李公……那不就是李郎中吗?”

原来,自元和年之后,大臣中德高望重之人,常以居住之地彰显身份。

李景让宅邸位于乐和里,世人皆称其为“乐和李公”,以赞其清德。

听完标题,此前黜落黄举天殿试成绩的那位世家官员,不屑地冷哼一声:

“呵,定是写了首颂诗,妄图奉承主考官来谋取成绩!昨日那副刚正不阿的姿态,果真是在作秀。”

其他考官倒没有如此偏激的反应,而是将诗完整地念了出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声音在礼部南院的空气中悠悠回荡。

起初清脆明朗,到后来,念诗者不自觉地降低音量,整个礼部南院都变得落针可闻。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考官称赞道:

“当真是好诗啊!”

谁也没有表示反对。

就连那名方才还满脸嘲讽的世家官员,脸上的轻蔑都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掩饰的疑惑:

“凭什么?凭什么是他?”

在场所有人当中,李景让的内心震动无疑最为强烈。

毕竟,这首诗明明白白,就是写给他的。

以李景让的学问,怎会看不出,此诗表面是在写石灰的锻炼过程;

实则从深山开采、烈火焚烧到粉身碎骨,象征的都是志士仁人面临的严峻考验。

至于石灰最终留下的一抹清白,无疑代表着高尚的节操与坚贞的品格。

李景让的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而凝重,不禁喃喃自语道:

“这后生……他是在警醒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