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悬河注火【上】(两章连更)

香烟袅袅中,乘奉将签筒轻轻摇晃,口中诵念经文。

“请施主抽签。”

王弘业深吸一口气,伸手抽出一支竹签。

乘坲接过,仔细端详后,提笔在黄纸上写下签文。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乘奉将签筒再次摇晃,王弘业抽出第二支签。

“云开月现,风静波平。”

第三支签抽出时,乘坲低声念道:

“春回大地,万物更新。”

圆和闭目沉思片刻;

旋即又望了望弟子乘奉的脸色,这才缓缓道:

“三签皆属吉兆。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正应施主当年被排挤出长安之事;

“‘云开月现,风静波平’,恰如施主在琼州建功立业;

“而今‘春回大地,万物更新’,正是施主一展宏图之时。”

王弘业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道:

“那仇士良之事……”

圆和正色道:

“依签文所示,施主当顺应天意,听从晋阳长辈安排,与仇士良划清界限。

“非但无祸,反有大成。”

王弘业心中大定,躬身行礼:

“多谢法师指点!”

他起身走到屏风前,轻轻拉开,露出几口沉甸甸的木箱:

“区区薄礼,一千贯香油钱,望法师笑纳。”

“阿弥陀佛。”

圆和闭上双眼,神色淡然。

并非他故作清高,而是真不在意这些钱财。

以他的名望与出身,香客不知凡几,寺中早就不缺供奉。

就在这时,乘奉忽然开口:

“敢问施主,本月闭关禅修之事,可还如期?”

王弘业闻言一愣,讪笑道:

“这……小师父有所不知,抬宗仪式定在下月,我需提前赶赴筹备。闭关之事,恐怕得推迟了。”

“阿弥陀佛!”

乘坲双手合十,年少的眉目陡然严厉:

“施主此言大谬!

“既已立誓每年三月、九月各参禅十五日,便是与佛结下法缘。

“若因俗事废佛事,岂非自毁誓愿?

“占察之果,恐生变数也!”

王弘业脸色骤变;

虽觉有理,却不愿轻易更改行程。

乘奉适时插话道:

“即便施主不闭关,从琼州赶赴太原,路途迢迢,只怕也来不及吧?”

王弘业连忙解释:

“抬宗仪式不在太原,而在桂州。

“晋阳王氏第一房的嫡系人物,将于十月南下桂州。

“前任宰相李钰为仇士良所害,我王氏此次南下,既为祭奠,也为表明立场。

“抬宗仪式便定在此时。”

乘坲追问道:

“具体是哪一日?”

王弘业犹豫片刻,不太情愿道:

“十月十五。”

乘奉若有所思,又问:

“此事还有几人知晓?”

“除了一位心腹幕僚,旁人皆不知情。”

王弘业拂袖坐下,饮了杯茶,才决定彻底袒露心声:

“因为我怕抬宗之事未成,反成士林笑柄。”

乘坲掐指一算,语气笃定:

“从琼山乘船北上至雷州,再转陆路经容州、梧州至桂州,快则八日,慢则十二日。

“时间充裕。施主若从今日起闭关十五日,完全来得及。”

王弘业听罢,仍是十分迟疑:

“抬宗关系重大,若因闭关耽误……”

乘坲摇头道:

“佛事既立,不可轻废。

“况且,施主莫非忘了,作乱的疍民仍在北部湾游荡?”

王弘业一惊:

“竟有此事?”

他正欲质问,自己身为一州刺史为何不知情;

忽想起五日来,他为复习世家礼仪与君子六艺,早就将公务悉数推脱……

“我们师徒三人乘船南下时,便曾遭遇疍民劫船。

“若非师父德高望重,以佛法震慑,只怕难以脱身。

“刺史若草率北上,岂非凶多吉少?”

王弘业看向圆和;

见他眼观鼻、鼻观心,口中念念有词,显然默认了此事,不由信了七八分。

‘这些该死的乱民,偏偏在这紧要关头生事!’

‘广州与雷州的官员是干什么吃的,竟让疍民猖獗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