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韦氏余党进入埋伏圈后,林澈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士兵们手持武器,呐喊着冲向韦氏余党。林澈挥舞着长剑,一马当先,冲入敌群。他的剑法凌厉,每一剑都带着强大的力量,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太平公主也手持匕首,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她虽身为女子,但武艺高强,动作敏捷,在敌群中穿梭自如,专找敌人的要害攻击。
韦氏余党没想到会中埋伏,顿时阵脚大乱。他们慌乱地抵抗着,但在林澈和太平公主的猛烈攻击下,渐渐抵挡不住。马元贞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林澈一眼瞧见。林澈大喝一声:“马元贞,你这逆贼,还想往哪里逃!” 说着,他策马追了上去。马元贞惊恐万分,拼命逃窜,但他又怎是林澈的对手。林澈很快就追上了他,一剑刺向他的后背。马元贞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解决了马元贞后,林澈和太平公主继续率军追击其他韦氏余党。经过一番激战,韦氏余党的叛乱被彻底平定,参与叛乱的人全部被抓获。林澈和太平公主将这些人押回皇宫,交给李旦处置。李旦得知中宗是被韦氏余党毒杀,龙颜大怒,下令将所有参与毒杀和叛乱的人全部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经此一役,朝堂上的韦氏余党被彻底肃清,朝堂局势暂时稳定了下来。然而,林澈和太平公主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他们继续辅佐李旦,致力于整顿朝纲,恢复大唐的国力。在这个过程中,李隆基也在不断成长,他积极参与朝政,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智慧,逐渐得到了朝中大臣的认可和支持。
林澈和太平公主看着李隆基的成长,心中感到十分欣慰。他们知道,大唐的未来寄托在李隆基身上,只有他才能带领大唐走向真正的繁荣昌盛。为了帮助李隆基积累更多的经验,林澈时常与他谈论军事策略和治国之道,将自己在近代学到的知识和在大唐的经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太平公主则在宫廷中为李隆基保驾护航,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他排除一些潜在的阻碍。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澈和太平公主在辅佐李旦的同时,也在为李隆基的登基做着最后的准备。然而,就在他们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新的危机又悄然降临。朝堂上的一些大臣,嫉妒林澈和太平公主的权势,开始在李旦面前进谗言,企图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些大臣在李旦面前说林澈和太平公主居功自傲,有谋反之心,还暗示李隆基也有不臣之心。
李旦听了这些谗言后,心中不免有些疑虑。他虽然信任林澈和太平公主,但这些大臣的话也让他心中泛起了嘀咕。林澈和太平公主察觉到李旦的态度变化后,心中十分忧虑。他们知道,若不及时消除李旦的疑虑,不仅会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还可能危及大唐的未来。
林澈决定主动进宫,向李旦解释清楚。他见到李旦后,诚恳地说道:“陛下,臣与公主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这些年来,我们为大唐尽心尽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和百姓的福祉。那些大臣的话,皆是无稽之谈,望陛下明察。” 李旦看着林澈,沉思片刻后说道:“林卿,朕也希望这只是一场误会。只是你和太平在朝中权势过大,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猜忌。你要知道,朕也有自己的顾虑。”
林澈听了李旦的话,心中明白他的担忧。他说道:“陛下,臣明白您的顾虑。臣愿意交出部分权力,以表忠心。同时,臣也希望陛下能给臣和公主一个机会,让我们证明自己的清白。” 李旦听了林澈的话,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一些。他说道:“林卿,你能这么想,朕很欣慰。这样吧,你和太平暂时先低调行事,朕会暗中观察。若你们真的忠心耿耿,朕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林澈从皇宫出来后,将情况告知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听后,心中有些气愤:“这些大臣真是可恶,竟敢在陛下耳边进谗言!林郎,我们该怎么办?” 林澈握住太平公主的手,安慰道:“公主,不要生气。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不怕他们的陷害。我们先按照陛下的要求,低调行事,同时继续为大唐的发展努力。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澈和太平公主虽然行事低调,但他们并没有放松对朝堂局势的关注。他们暗中调查那些进谗言的大臣,发现他们与一些心怀不轨的势力勾结,企图扰乱朝堂,谋取私利。林澈和太平公主决定收集这些大臣的罪证,将他们绳之以法,以绝后患。
他们利用在朝中的人脉和眼线,收集了大量关于这些大臣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证据。在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后,林澈和太平公主决定在朝堂上揭露这些大臣的罪行。这日,朝堂上气氛严肃,李旦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的大臣们。林澈和太平公主走上前,向李旦行礼后,林澈呈上了收集到的证据。
“陛下,这些大臣心怀不轨,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还在陛下耳边进谗言,企图挑拨臣与公主和陛下之间的关系。这是臣收集到的证据,请陛下明察。” 林澈说道。李旦接过证据,仔细查看后,龙颜大怒:“这些逆贼,竟敢如此大胆!来人,将这些大臣全部逮捕,严加审讯!”
在李旦的命令下,这些大臣被全部逮捕。经过审讯,他们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李旦毫不留情地将他们全部罢官免职,有的还被判处了死刑。经此一事,朝堂上的风气为之一振,那些心怀不轨的大臣们也不敢再轻易进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