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英才感受着大家的深情厚谊如兄弟一般,若是秦月桥陈方亮在场,更是难舍了。一仰脖把碗里的酒一饮而进。然后跌跌撞撞地到帅案前提笔在手,给朱仝将军写了一封回信,然后命人代为转交。
大家这才转忧为喜,又开怀畅饮一番,方才各自散去。
老麻回到自己的大帐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对于朱仝其人他并不了解。但从他现在的处境来看,却是十分尴尬。主将丢官罢职,百分之八十的军兵投降了敌人,仅剩他自己的一万多人,别说有所作为,就是生存都是大问题,可谓前途未卜。
如果这事我不知道也就罢了,即然知道了,心理总是放心不下。能有效的保存一份抗金力量,对于当今的大宋朝廷是十分重要的,更别说一万多人马的生力军了。
想到这,他突然坐起,“来人,把李琨给我找来。”
主将身边的旗牌官,大至相当于今天的贴身参谋,时刻不离左右。
听说师父找他,马上向报告一声,随即来到军师大帐之中。
“师父,您找我有事儿?”
“坐下,你的《孙子兵法》学得咋样了,有什么收获吗?”
“回师父,对于《孙子兵法》的内容我已经背得滚瓜滥熟,保证对答如流。”
老麻认真的看着他,“熟只是相对而言,最多只能说明你对表面的初步了解,并不代表你已经掌握了其中的精华,能够学以致用。遇事要多动脑子,每次行军打仗都是一次生动的学习机会,同样的形势,若让你做决策,你该怎么办,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对于当前的两军形势有何看法,如果让你指挥这次军事行动,你打算怎么办,咋想的就咋说,这里没有外人,不要有任何顾虑。”
李琨聚精会神的听着,“师父,在大将军向你问计的时候,我也曾想过,以孔彦舟的一贯表现,一定会再次搬兵求救,可以采用半路截杀的办法,并没有想到如何借机破敌。”
老麻一笑,这小子倒也诚实,没有顺杆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