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方镇一座残破不堪的寺庙内,从外面透进来的光线勉强照亮着这个简陋的空间。
“小喇子,你今天有没有讨到些铜钱?”
一个十五六岁的清瘦少年,满脸焦急地向刚从外面回来的八九岁男孩询问道。
这个少年名叫徐刚,是这群孩子中的大哥,他们彼此间以绰号相称。
被叫做小喇子的男孩满脸污垢,眼中同样闪烁着焦急的神色。
“大刚哥,我只讨到了两个铜钱,还有这一小块人家吃剩下的馍馍……”
他边说边递过手中的馍馍,尽管自己饥饿难耐,却仍在拼命咽着口水,试图抵挡饥饿的侵袭。
他懂事地说道:“用热水泡软了先给六弟吃吧!”
除了躺在地上的六弟,还有一个才三四岁大的小男孩,也正蹲在地上,用他那稚嫩的眼神照看着生病的六哥,眼中满是关切。
这群孩子都是被家人遗弃或无父无母的孤儿,只能依靠乞讨来维持生计。
徐刚作为这群孩子中的大哥,曾经也有着和他们相似的遭遇。
长大后,他开始给人做苦力活,用微薄的薪资养活自己。
每当在路上看到同样乞讨的可怜孩子,他总会心生怜悯,回想起自己曾经的苦难。
于是,他收留了十几个比他小的乞讨儿,而这座位于城郊的无人破庙,就成了他们临时的避风港。
此刻躺在地上的老六,是徐刚前几日才救回来的。
那日,在一条小巷子里,徐刚发现了这个已经饿了好几日的孩子。
由于他不会说话,几乎讨不到任何施舍,长期饥饿让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
如果没有被徐刚带回来,他可能早就命丧街头了。
白天,徐刚依旧会去干体力活,其他几个年龄稍长的哥哥也会找些活计来做。
而小喇子这样嘴巴比较活络的孩子,则继续上街乞讨。
虽然他们齐心协力,至少不用饿肚子,但自从徐刚背回老六后,几人实在掏不出钱带他上医馆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