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狗咬狗 (求首订)

他们几家车行,虽然对顾竹轩阳奉阴违,抽数不按实际讲好的抽;但也面对着顾氏的各种打压,甚至是威胁。

如今,既然五家联盟有过第一次尝试,那么第二次尝试又未尝不可。

不过这一次,他们将矛头对向了顾竹轩,当然算是反抗!

韩延豹终于反应过来,说道:“还是吴兄会算计,只要战胜顾氏车行,就表明一个态度,我们五家车行战在一起,以后那个孙英杰再也不敢说来查我们的账了。”

下面的人总归不服的,凭什么要将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去拿出10%抽数给行业老大,这不是越来越让其做大么。

虽然说,他们这些车行已经算是小有势力,但这些年也只敢报假数目,和顾氏打马虎眼。

吴光朋说道:“对,而且这个抽数10%也不合理,只要我们五家联盟,并击败顾氏车行。那其它的车行,便会纷纷靠过来,届时我们再和顾氏讲数,将10%降低至5%。”

并不是说,全沪市所有车行都要向顾氏车行抽数(一共110家车行左右),但靠近闸北这一代的华界和租界,至少有二三十家会向顾竹轩抽数。

吴光朋和韩延豹在筹划的,可谓胆子不小。

李超匆忙赶到长江车行,向陈光良通风报信。

“疯了,这些车行的人都疯了,车牌一下子炒高了150大洋。”

陈光良笑着摇摇头,说道:“没疯,而是车牌本来就值这个价格,甚至在一两年内,一张车牌的价格应该能达到700大洋(实际750大洋一块)。”

试想一下:

就算是750大洋一张‘大照会’车牌,再加上一辆崭新的黄包车,也才850大洋。

一年收租300大洋计算(暂不计算税费、维修费、保养费等),三年也是差不多可以回本的。

而一年回报率在30%,加上牌照自身也拥有价值,故是不缺乏投资者的。

李超先是惊讶一下,随后很快反应过来,说道:“有道理啊!沪市人口增加,政权稳定,这各方面的资产都会增长,更不要说占据重要交通地位的黄包车牌了。”

这个年代,交通首选就是黄包车,占比份额非常之大。

虽然租界只有1万不到的‘大照会’牌照,但是要算数私人黄包车、野鸡车,那沪市人口的平均拥有黄包车率,是非常高的。

陈光良随后说道:“你替我稳住史密斯,就说我们有更大的诚意。”

李超没有问更大的诚意是什么,他信任的说道:“好,我相信史密斯对长江车行更有好感的!”

送走李超后,陈光良并没有将‘五家联盟’、‘顾氏车行’放在眼里,这个项目最终胜利者,一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