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你不仁我不义

当然,长江地产给陈光良也有两样东西,那就是——影响力和人脉,这是长江车行不能给他的。

总结起来,目前陈光良一共就两个事业——地产、车行。

炒地皮不算事业,只能说是‘投机’;

至于‘同昌车行制造厂’,那只是参股合资,陈光良暂不把他作为自己的事业。

在两个事业中,地产目前是只能随缘发展,因为很难再遇到肯租自己来开发的地皮,毕竟人脉关系网也还不是很足;如果不租地皮,改为购买地皮,陈光良觉得代价太大。

而车行方面,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没必要再费尽心力去发展,只需要顺其自然就好。

这样一来,陈光良陷入事业的‘瓶颈’了!

今年后面的资金其实还能抽出一些的,长江地产预计有9万的利润(陆续入账),长江车行也会有资金可以挪用。

是可以投资新的事业!

出租车?

这个可以投资,但目前资金情况,只允许试探性的投资一点,再积累一下经验。

报纸?

陈光良一直想办一份报纸,成为自己事业的助力。

当然,这个年代的报纸一般都是进步报纸和政治倾向的报纸,所以陈光良有着顾忌,毕竟他不太想掺和两边的事情。

但如果只是‘投资人’,总经理、总编让别人担任,这似乎可以规避一些风险;另外,陈光良想办的也是一份‘商业性报纸’,整体方向不会涉·政太多、太深的。

到了傍晚。

长江车行的职员在基地聚餐,职员、安保队各一桌在露天,管理层则在室内,当然没有车夫的事情。

陈光良虽然对车夫们保持同情,但也不允许他们没有规矩。

现在人多之后,基地只供应茶水,不再提供娱乐和休息的地方,不然真得乱糟糟了!

席间,大家谈工作居多。

何向东就开口提及一件事:“老板,我们谈了个项目——安丰车行愿意以500大洋的价格,出售十辆大照会带黄包车,大家想着能不能凑钱吃下它!”

车行允许大家自筹项目,然后由长江车行统一管理,只需缴纳10%作为管理费即可。实质上,管理费后续又会作为大家的薪资和福利的。

陈光良开口问道:“大照会又涨了?”

何向东点头说道:“涨了,400大洋买不到了!”

好家伙,今年还不得涨到500大洋去,明年至少也得600~700吧!

随后,陈光良询问道:“你们资金还有多少缺口?”

5000大洋,他们24个人应该拿不出(保镖12人、管理及职员10人、李超、杨青山)。

李超随即说道:“我出的1000、周哥出500、其他人基本都50~100,没有都互相借了。现在总计筹集资金3200大洋,还有1800大洋的缺口。”

陈光良马上说道:“剩下的车行出吧,车行的账上钱越多,将来大家的薪资待遇越高。另外,黄包车这个生意今年投资还行,明年就不太适合新增投资了,大家注意点。”

众人点点头,也都明白野鸡车的增长、电车(公交车)的普及、出租车的增长,都会让黄包车生意艰难。

如今500大洋一个牌照和黄包车,两年内总归能赚回来,回报率在50%一年;另外,牌照还会增值,预计能达到七百的样子。

所以说,投资不会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