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我只是很公平的评论一下,毕竟他哪里有多高的经济水平。”严人美连忙解释道。
孔令仪这时候坚持道:“其实水平还是高的,不然连这篇文章都写不出。”
张涵芬也连忙抢过报纸,好奇的阅读起来。
她们女孩子是不懂商业经济,但总归是读了书的,知道写的事什么!
当天。
还有很多人都看到陈光良的文章,都纷纷认为他是在为报纸的商业部分增加噱头而已,并没有认可。
而且另外一方面,大家更是丝毫不会想到,美国股市和经济萧条后,会影响其他方面的事情。
这个年代大家的商业水平,是非常低的,也有信息渠道来源不方便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商业思维不成熟。
而陈光良写出来,并不担心对他的‘商业’有什么影响,因为华夏商人还没有这个见识。
就像很多人的想法一样,他确实是为了‘名’,而写文章的。
时间很快来到新的一周,《东方日报》跟踪报道了美国股市的新闻,基本上那边结束,第二天就能登上《东方日报》的海外板块。
事实也正如陈光良所料,美国的‘股灾’来了。
10月28日,史称“黑色星期一”。当天,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9点,道琼斯指数狂泻38.33点,日跌幅达13%,这一天,已经没有人再出面救市。
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早晨10点钟,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刚开市,猛烈的抛单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人人都在不计价格地抛售,经纪人被团团围住,交易大厅一片混乱。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至此,股价指数已从最高点386点跌至298点,跌幅达22%,《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1点。当天收市,股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的历史最高纪录。一名交易员将这一天形容为纽约交易所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这个时候的沪市商业界,陈光良也凭借一篇文章‘封神’,引起更多商业人士和政治人物的讨论与关注。
在陈光良的文章中还指出‘美国股灾已经形成’,那么进一步将‘影响美国的经济’、‘美国经济将停止一战后的大增长,显然麻烦之中’。
“陈经理,我们《东方日报》的销量终于突破9万份了,多亏你的那篇文章呢!”黄春荪高兴的走进来。
陈光良摆摆手,笑道:“我们的销量本来就增长至接近9万份了,顺理其章突破罢了!”
哪怕是他们不追求销量了,但《东方日报》的风格实在太受欢迎,陈光良也体会到前世默多克的那种新闻风格好处。
黄春荪马上说道:“您以后再继续写点商业性的文章,保准我们商业杂志也会大卖!”
他想的是,自家老板就是‘商业传奇’,自然也能引起很多人的追捧。
“看情况吧,主要是我们要吸纳商业性的人才,做我们的评论家。大学教授、社会名家、政府人员,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供稿人,关键是我们要有这方面的权威。”
“对,经此一役,我们《东方日报》的商业权威,也算出来了!”
还是您的功劳,意思是!
陈光良没有反驳,后续他还真打算好好利用舆论,所以操控舆论很有必要。
此时,外面很多人也在点评《东方日报》。
宋子文:“还真被他给言中了,美国这一轮股灾已经形成,莫非下一步真的经济将迎来萧条?对我国的经济,又将有什么影响?”
唐腴胪:“美国是金本位,我们是银本位,影响应该不会大。更何况,对美国有多大的影响,都不太能确定。当然也有一个好处,对于我们来说。”
宋子文:“你的意思是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我们进口的货物可以便宜些?”
唐腴胪:“对”
宋子文点点头,随后仔细找出上次的《东方日报》,继续认真翻阅起来。
他作为财政部的首席,自然也希望利用这种事情,为国家做出一些针对性措施。
孔令仪拿着《东方日报》来到学校,找到严人美。
“仁美,你家那位还真是有才华,人家写的文章居然成真,美国真就发生了股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