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科举制度
卫国将渠坝恢复成原状后,便回到了家里。
一进到空间里,他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盘点起今天的收获。
除了那些梅瓶和一些其他宝贝外,卫国还注意到了一本书。
只要卫国手触碰到的东西,都有可能被收进空间。
可这本书是什么时候收到空间里的,卫国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此时看到这本书,他随手打开,发现原来是一本关于科举制度的书,便不禁仔细研读起来。
原来,科举制度就如同现代选拔干部一样,是层层选拔的。
第一次选拔名为县试,这是读书人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必须在县里参加的考试,
大多在二月份举行。只有通过县试,才有资格参加第二次选拔——府试,
府试多在四月份举行,考上了便被称作童生。
第三次选拔是院试,院试考试又分成两部分,分别是岁试和科试。
岁试是从童生中考取秀才,而科试则只有秀才才有资格参加,只有通过科试的秀才,才被允许参加乡试。
第四次选拔叫乡试,一般在各省的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
通常在八月考试,考中的人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被称作解元。
第五次选拔是会试,一般在京城举行,被录取者为贡士,第一名是会元。
最后一次选拔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从会试的考生中进行选拔,这次被选中者日后主要在朝廷中任职。
看着这本书,卫国不禁思绪万千。
他想到,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年份,现在是1960年,距离高考还有十七年。
如今,大妹晚霞刚好十七岁,等到高考的时候,她就三十四岁了。
上一世,卫国记得看过一本书,书上说当时高考年龄是放宽到三十五岁,这么看来,到时候晚霞是可以参加考试的。
倘若晚霞考上了,就能够带着工资去上学,毕业后也就不用再回到公安厅的附属小学教书了。
考上大学后,再选一个好一点的专业,然后进入科研单位工作,那样既轻松,工资又高。
只是现在晚霞的基础太差了,不过好在时间充裕,还有十七年呢。
想到这里,卫国来到了积分商城。他购买了四套旧版的五年制小学课本,又添置了些练习册。
卫国心中已有打算,他准备聘请一位小学的语文老师和一位数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