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传承

苏陌站在小山顶上,三个相连的亭子只剩下一个是完好的,另外两个都塌掉一个或者两个柱子,亭子顶也早就不存在了。

蔺若兰和苏陌站在唯一完好的一个亭子下,招手让她的丫鬟把食盒里的点心拿出来摆好:“好在石桌石凳都还有,铺上软垫子坐一会儿吧。”

苏陌点点头。

所以,准备在这里养老的钱六小姐,到底是遇到了谁,后来有孕生子呢?

这个孩子,是她期待吗?

还是一时意外,后来留下来了?

苏陌有点难受,若是在父母期望中出生的孩子,健康的长大,是一种幸福。

若是意外,不得不生下来的,能不能长大,是不是活着,似乎对父母而言,怕是也不重要。

蔺若兰看着丫鬟将垫子铺好,拉着苏陌坐下:“这里有一碟子栗子糕,是当年我小姨母最喜欢吃的。”

苏陌看看她。

蔺若兰笑:“看什么呢?我也不过比你大一岁,所以这都是我母亲最近唠唠叨叨说给我听的,很抱歉啊,我对小姨母,没有一点记忆的。”

苏陌笑:“唉,你当时才一岁,能有什么记忆?”

蔺若兰递给苏陌一块栗子糕:“吃吧,这是我母亲做的。”

看向山下,桃花梨花和杏花,都已经过了花季,四月底,石榴花稍微冒出来一点点。

“再过半个月,石榴花应该开了,咱们再来,坐在这里,喝茶赏花,多惬意。”

苏陌忽然问出了心里话:“你说,既然准备在这里悠闲终老,为何会生孩子呢?”

蔺若兰脸微红,她是没有出阁的大姑娘家,和人说这个话题,有点不自在,毕竟小姨母当年没有再嫁,却有孕生子,怎么说都是惊世骇俗的。

不过,她经常出门巡视铺子和庄子,到底算是见多识广,忍着害羞,语气还算平和:“小姨母当年为了离开于家,舍弃了半幅身家,这种魄力,我很钦佩,不是所有女人发现所嫁非人后能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也不是所有女人, 有勇气和离后立女户单独过日子的。至于后来,大概是又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吧。”

苏陌点头:“这个倒是,我也很佩服这种勇气和魄力。”

后来的事,当时钱家人不知道,钱氏庄子上的人都不在了,知道的人,怕是也找不到了。

是个有决断的。

只是,当初就不该嫁给于家。

像是对应苏陌的心声,蔺若兰解释:“当年外祖出门做生意,回京路上遇到了山匪,姓于的那个人,刚好回京都述职,带着下人和仆从,救了外祖一行人,然后结伴回京,回京后不久,姓于的上门求娶小姨母。

钱家虽然富豪,你也知道,商户的地位,士农工商排在最末尾,姓于的在地方做知府是四品,回京最低也是个五品京官,五品京官求娶商户女,便是继室填房,也是一桩不错的姻缘,况且有救命之恩,外祖虽然觉得姓于的年纪大了些,但是,还是答应了。

小姨母十五岁时,曾经定亲,对方是个小秀才,那秀才家里对他期望太高,逼迫太甚,那人倒是争气,真的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但是,中举那一年,许是读书过于努力,积劳成疾,得了风寒去世了。

那一年,那秀才二十岁,小姨母十九岁,原本是中举后就成亲的,为了等那人中举,等到了十九岁,谁能猜得到,到了十九岁,那人读书累死了?”

蔺若兰语气有不满,有气愤。

苏陌觉得哭笑不得,读书累死的秀才,真他娘的,可笑!

可是,笑不出来,可笑的事情背后,留下的是一个可怜的女人。

“小姨母有情有义,要为未婚夫君守孝一年,一年后,小姨母二十岁,姓于的上门求娶。”

苏陌有点理解为何钱六小姐会嫁给那个姓于的做继室填房了。

说不定,为未婚夫君守孝一年后, 登门求娶的,大多都是要做继室或者填房的。

“小姨母进门前,那个于氏,就是姓于的前面的女儿,你的养母,当时于氏已经嫁入苏家好几年了,却在小姨母进门当天,回娘家大闹,说是她父亲为了娶继室,害死了她母亲。

此事当然是无稽之谈,于氏的亲娘去世时,那姓于的还在梁州,小姨母还在为未婚早亡的夫君守孝呢。

于氏泼辣,闹得不可开交,到最后,姓于的拿出来三千两银子,堵住了女儿的嘴。”

苏陌诧异:“他们父女合伙的?”古代版仙人跳?

蔺若兰笑:“第一次可能不是,但是接下来,三两个月,于氏回去闹一场,每一次闹到不可开交,最后姓于的都哀求小姨母拿钱来堵他女儿的嘴,三千两、五千两的,没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