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石见银山

毛利小五郎一听可以活命。还能。继续在此地担任知县,自是心头狂喜,于是急忙磕头, “臣愿意做这出云知县,世世代代为大明王朝尽忠。”

朱由检哈哈一笑,“孺子可教也,不过你这毛利的姓氏不雅,朕今日赐你犬养一姓,以彰显大明威德。以后就叫犬养小五郎好了。”

毛利小五郎听了也是喜出望外,大明王朝的皇帝亲自赐姓,那是何等的荣耀,连忙磕头拜谢。

“犬养知县,这是一个尊贵的姓氏,也只有你能才能得到,也是为了表彰你的柔顺。要知道在大明叫狗子和二狗子的人非常多,以后都是非富即贵。你不要辜负了朕的一片苦心。”

说完,朱由检头也不回的去视察石见银山去了。

所谓的石见银山,就是岛根县靠海带一座山岭,在1400年以后,发现了白银。

靠着此地白银的开采,和大明换取了海量的物资,东瀛逐渐强盛起来,慢慢的依托这个银矿,熬过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成为世界强国。

进入石见银山的银矿,里面矿洞不是很高,朱由检只能低头进入。原来这倭人身材矮小,普遍在1.5米左右,最高不超过1.7米,所以这矿洞极矮,进出不便。

但是这矮小的矿洞却减少了,倭人开凿矿洞的工程量,产出白银更省时省力。

此时石见银山已经积攒了几百万两的银子,堆在冶炼场的库房,德川幕府还没来得及运走,全便宜了朱由检。

据这里的矿监介绍,这座矿山一年平平常常的产量就在200吨以上。高的年份,一年产量足有五百吨,与一座金山无异。

朱由检思忖:“大明这一战,就获得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产量,确实值得,以后大明王朝的白银需求,再也不用仰人鼻息了。”

出了矿洞,朱由检和众将商量如何进一步占领和巩固石见银山。

海军提督黄龙建议,“这石见银山是东瀛人最大的倚仗,必不肯轻易丢失,定然想方设法夺回去。我海军攻城还可以,想长久守下来,没有陆军不行。”

朱由检思考之后,决定调张献忠的义子艾能奇率军来此,这些降兵在大明颇有些不安分,安置到这里也是给他们一个出路。

同时调天龙军三千人,在李若琏的带领下,进驻出云国。

朱由检明艾能奇和李若琏攻打附近石见和长门两个大名,进一步巩固打下来的地盘。

此时的石见和长门的大名想和大明玩命,结果众多的武士和士兵被马克沁机枪无情的收割,纷纷扔下手中的燧发枪,向大明投降,成为大明的石见县和长门县。

此时的大明王朝在东瀛的本州岛已经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