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联军靠近防御工事时,明军的火炮率先轰鸣,炮弹在敌群中炸开,一时间,联军阵中人仰马翻,惨叫声不绝于耳。
骑兵纷纷落马,装甲车也被击中起火。脱脱迷失见状,怒不可遏,他挥舞着马鞭,大声喊道:
“冲,给我冲!不要怕,他们的炮弹总有打完的时候!”
在脱脱迷失的催促下,联军骑兵不顾伤亡,继续向前冲锋。
然而,明军的防御十分顽强,坦克也开始出动,在城门前组成钢铁防线,用强大的火力一次次击退了联军的进攻。
激战持续了一整天,联军损失惨重,却始终未能攻破龙庭的防线。
夜幕降临,战场上硝烟弥漫,一片死寂。脱脱迷失满脸沮丧地回到营帐,海都看着他,无奈地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早就说过,不可贸然进攻。如今我们损兵折将,士气低落,若是再这样下去,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脱脱迷失叹了口气,问道:“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
海都沉思片刻,说道:“我们暂且退兵,重新调整战略。
同时,加强对补给线的保护,防止明军的骚扰。
另外,我们可以派人去联络其他蒙古部落,争取他们的支持,壮大我们的实力。”
脱脱迷失点了点头,同意了海都的建议。联军开始缓缓退兵,在距离龙庭数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
而在龙庭这边,朱文正也在密切关注着联军的动向。
当他得知联军退兵后,心中明白,敌军这是在调整战略,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艰难。
他立刻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将领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主张主动出击,趁敌军立足未稳,给予致命一击;
有的则认为应该继续坚守,等待敌军再次进攻时,再寻找破绽。朱文正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刻表态。
这时,李文忠站了出来,说道:“大都督,我有个想法。
我们可以趁着敌军退兵,军心不稳之际,派出一支精锐部队,驾驶装甲车,携带轻便火炮,偷袭他们的营寨。
这样既能打击敌军的士气,又能打乱他们的部署。”
朱文正眼中一亮,他看着李文忠,问道:“你详细说说。”
李文忠清了清嗓子,条理清晰地阐述起来:“我们挑选一千名精锐士兵,分成两百个战斗小组,每组配备一辆装甲车与一门轻便火炮。
这些装甲车机动性强,能在大漠复杂地形中快速穿梭。趁夜色掩护,我们从小路绕到敌军营寨后方。
抵达后,各小组同时开火,用火炮对敌军营帐进行饱和式攻击。敌军在睡梦中突遭袭击,必定大乱。
我们再凭借装甲车的火力与机动性,冲入敌营,见机行事,能歼敌则歼敌,若遇强烈抵抗,也能迅速撤离。”
朱文正听后,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此计甚妙,不过这任务极为艰巨,危险重重,谁愿带队前往?”
李文忠毫不犹豫地抱拳说道:“大都督,末将愿担此重任!”
朱文正拍了拍李文忠的肩膀:“好,就由你带队。务必小心谨慎,
一切以兄弟们的安全为重,一旦情况不妙,立刻撤回,不可恋战。”
李文忠领命而去,迅速着手挑选士兵,准备物资。
他亲自检查每一辆装甲车的性能,调试每一门火炮,确保装备万无一失。
同时,对挑选出的士兵进行战前动员,鼓舞他们的士气,详细讲解作战计划与注意事项。
当晚,月色朦胧,大漠被一层银纱笼罩。李文忠带领着一千名精锐士兵,驾驶着两百辆装甲车,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龙庭。
车队沿着一条隐蔽的小路蜿蜒前行,车轮扬起的沙尘很快被夜风吹散。
而此时,在联军营寨中,海都正与脱脱迷失商讨着新的战略部署。
海都指着地图说道:“我们虽暂时退兵,但不能就此罢休。
明军擅长防守,我们需想办法引他们出城,再聚而歼之。
我打算派一支精锐骑兵在龙庭附近佯装劫掠百姓,明军必定不会坐视不管,到时我们设下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