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王城是窝阔台汗国的核心所在,城墙高大坚固,防守严密。
城内不仅驻扎着大量的精锐部队,还有各种先进的防御武器。
朱文正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窝阔台汗国王城前。
他望着眼前这座巍峨的城池,心中充满了敬畏和决心。
朱文正命令部队在王城前扎下营寨,同时派出侦察兵对王城的防御情况进行详细的侦察。
此时,窝阔台汗国王城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太子哈散面色阴沉,坐在大殿之上,下方众大臣们交头接耳,神色惶恐。
“短短一日,十三座城池尽失!明军的攻势太过迅猛,如今兵临城下,我们该如何是好?”
一位年迈的大臣率先打破沉默,声音颤抖,满是焦虑。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炸开了锅。一位身形瘦削的大臣向前一步,急切说道:
“太子殿下,如今明军势大,我们根本无法抵挡。
依臣之见,不如投降,尚可保全国中百姓性命,也能避免王城生灵涂炭。”
他话音刚落,便有几位大臣附和起来,他们深知明军的实力,在如此悬殊的差距下,抵抗似乎只是徒劳。
然而,此言却激怒了一位武将打扮的大臣。他“噌”地站起身,怒目圆睁,吼道:
“投降?我窝阔台汗国堂堂男儿,怎能不战而降,沦为他人阶下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想我先辈们纵横沙场,打下这片江山,如今却要我们拱手相让,我等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说罢,他猛地抽出腰间弯刀,狠狠地砍在身旁的柱子上,刀痕深可见骨,足见其内心的愤慨。
太子哈散眉头紧锁,内心也是矛盾万分。他深知明军的强大,若一味抵抗,王城或许真的会被攻破。
到那时,不仅自己的性命堪忧,整个汗国也将遭受灭顶之灾,可投降又实在不甘心。
这时,一位智谋出众的大臣缓缓开口:“太子殿下,投降固然耻辱,但抵抗也需有万全之策。
我们可以先假意与明军谈判,拖延时间,同时加固王城防御,招募更多勇士,准备与明军决一死战。
若谈判能争取到有利条件,那自然是好;若谈判破裂,我们也有了更充足的准备。”
哈散微微点头,觉得此计有几分道理。但武将大臣却嗤之以鼻:
“谈判?明军岂会轻易相信我们?这不过是浪费时间,等到他们准备充分,我们更是毫无胜算!”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又有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
“听闻明军武器先进,坦克、火炮威力巨大,我们的城墙在他们面前或许不堪一击。
即便加固城墙,又能抵挡几时?”这一番话,让原本激烈的争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众人都意识到,明军的武器装备确实是他们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哈散沉思良久,终于开口:“诸位暂且安静。投降之事,断不可行,我窝阔台汗国绝不向任何人低头。
但贸然出击,也绝非明智之举。先按谋士所言,派人去与明军谈判,探探他们的口风。
同时,即刻加固城墙,将城中所有兵力集中起来,日夜操练。
把城中的投石机、强弩等武器都搬上城墙,多储备滚石、热油,准备迎接明军的进攻。
另外,派人去周边部落,看能否招募到援军。”
众人领命,各自散去准备。
投降派的大臣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违抗太子之令,只能暗自叹息;
而抗争派的大臣们则摩拳擦掌,准备与明军决一死战。
王城之内,百姓们也感受到了大战将至的紧张氛围,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有人惶恐不安,有人却也被激发起了保卫家园的决心。
哈散站在王宫的城楼上,望着城外明军那密密麻麻的营帐,心中五味杂陈。
“父汗,我该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