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实践指引
层面 | 具体策略 | 圣经依据 |
教会资源管理 | 建立透明的财务制度,定期进行审计并向信徒报告。这不仅可以保证资源的合理使用,还能增强信徒对教会的信任。 | 林后8:20 - 21提到“这就免得有人因我们收的捐银很多,就挑我们的不是。因为我们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这样。”强调行事要光明磊落,对资源管理负责。
信徒个人伦理 | 倡导节制消费,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同时,积极奉献十分之一,将收入的一部分归还给神,以此表达对神的感恩和信靠。 | 玛拉基书3:10说“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鼓励信徒通过奉献来经历神的信实供应。
社会公义行动 | 积极支持弱势群体,如难民、孤儿等。这体现了基督徒对他人的关爱和社会责任,也是践行神的教导。 | 雅各书1:27指出“在神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明确了真正的虔诚包含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生态责任承担 | 推动环保理念,积极参与减少资源浪费的行动。认识到我们对地球的管理责任,是对神创造的尊重和爱护。 | 创世纪2:15记载“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表明人类从一开始就肩负着对自然环境的管理使命,要保护和珍惜神所创造的一切。 |
挑战与回应
物质主义的诱惑:在当今社会,物质主义的思潮盛行,许多人容易将“属地祝福”当作偶像来崇拜(西3:5)。就像亚干贪财,因私自夺取当灭之物而导致以色列人在艾城之战中失败(书7:21),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这种物质主义的侵蚀,保持对神的纯正信仰和敬畏之心。
虚无主义的误区:另一种极端是虚无主义,否定物质的一切价值。然而,基督徒应当明白,虽然我们的身份是“属天”的,但我们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在“在世不属世”(约17:15 - 16)的真理中找到平衡。我们要正确看待物质的价值,既不盲目追求,也不彻底否定,而是以一种敬畏神、服务他人的态度来对待物质资源。
三、总结
经文焦点:约书亚记第十三章通过“未得之地”与“已分之地”的鲜明对比,深刻揭示了神的主权与人的责任相互交织的救赎历史观。神的应许是坚定的,但人的顺服和行动同样不可或缺,这两者共同构成了神救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意义:对于当代基督徒而言,我们的“属天基业”需要通过“属地管家”的忠心来见证。我们要在物质与灵性、个人与群体的生活中,践行整全的信仰,以实际行动彰显神的荣耀。
正如河东支派的土地成为以色列的“前线基地”(书13:8),在属灵的争战中发挥重要作用,今日教会的资源也应当成为拓展神国的“属灵营地”。我们要善用这些资源,积极传播福音,关爱他人,为神的国度在世间的扩展贡献力量,直到“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基督的国”(启11:15),神的荣耀充满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