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庆帝收到了李长安的上书。
奏折上面只有八个字,“奸佞当朝,不敢回京”!
李长安遭遇刺杀的事情已经在京都传开了,庆帝也知道李长安斩了宫典和秦易。
庆帝的心中很不满,尤其是李长安斩了宫典,这显然是在打庆帝的脸。
根据鉴查院的情报,李长安派遣了手下最精锐的两支武者骑兵,又去打西胡了。
李长安留在阳关,是在深入整顿定州军。
可以说,李长安在显示一种态度,一种对太子和庆帝不信任的态度。
李长安的家眷都在京都,而且没有任何要离开的迹象,庆帝判断他还不至于造反。
因为,以李长安现在的功劳,合法的成为庆国储君,是非常有希望的。
于是庆帝亲自去敕令,安慰李长安,让李长安回京。
然后李长安再上书,说西胡欺人太人,他一定要灭了西胡王庭。
他甚至说,如果不是手上兵力不足,他能将西胡彻底灭族。
几番拉扯之下,庆帝发现局面完全反过来了。
派李长安出去的时候,庆帝想让李长安在外多待几年。
但是大半年过去了,庆帝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李长安早点回来。
李长安手握重兵,拥兵自重,庆帝真的担心。
如果李长安真的扯旗造反,那么庆国顷刻间就会分裂。
而且以李长安的军力,庆帝根本没有把握短时间平叛。
北齐,皇宫。
卫太后终于收到了李长安的回信。
得到了李长安停止返回京都的消息,卫太后马上给李长安去了信。
意思很明确,请李长安自立为西秦皇帝,坐拥西秦国和庆国西北。
北齐将全力支持西秦和南庆对抗,甚至愿意说动大宗师出面帮忙。
卫太后言辞恳切的写了好几页纸,但是李长安只回了五个字。
卫太后看了之后,瞬间沉默无语。
很显然,李长安根本就没考虑她的想法。
“这个李长安,到底在想什么,难道还要回南庆京都当受气王爷?”
“他这种功劳,要么被立为储君,要么就是个死!”
“本宫跟他推心置腹,他竟然一点都不当一回事!”
卫太后越想越生气,刚把那张纸放在蜡烛上想要烧掉,却又后悔了。
“算了,不烧了,字写得挺好看。”
只见那张纸上,潇洒飘逸的写着五个字。
“夫人,想我否?”
差不多同时,小皇帝战豆豆也收到了李长安的回信。
她给李长安的信,意思跟卫太后也差不多。
不过字里行间透露出,如果李长安自立西秦,两人关系会更近。
在说明大局的同时,隐隐有一丝情谊在里面,分寸把握的极好。
李长安的回复也同样简洁,“美人勿忧,相会之日不远矣。”
战豆豆咬着牙,琢磨着李长安到底什么意思。
联想到前些时间的一份军报,她就很快想明白了。
韩信已经将十万雄兵移师秦齐边境,随时可以进攻北齐。
虽然十万兵马灭不了北齐,但也说明了西秦和李长安的态度。
“李长安,你可真是不识好人心!”
“你在南庆朝堂危机四伏,自己都身陷危局,却浑然无觉!”
“而且,大齐有苦荷国师在,纵有百万雄兵,也休想灭齐!”
两个多月后,叶完和上杉虎返回定州。
西胡金帐王庭、左右贤王的王庭,全部一锅端。
两人生擒了速必达单于,左右贤王全部斩首灭族,缴获牛羊马匹无数。
李长安在西北一带,实力更强,威望更高!
武功之盛,是数百年来中原帝王都没有做到过的。
南庆。
御书房中,陈萍萍和庆帝相对而坐,刚刚禀报了最新的情报。
李长安灭了西秦,灭了北蛮和西胡的王庭,庆帝百思不得其解。
“陈院长,你说李长安是如何做到的?”
“消灭北蛮王庭,用了四万精骑,消灭西胡金帐,竟然只用了两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