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圣人鼻祖,横空出世

(史上好弟弟!)

(李世民要是这样的,还有什么玄武门之变。)

(这话你更应该问朱祁镇。)

(难道不应该问唐高宗吗?)

小主,

(兄弟,你窜台了,这里是兄弟档,不是父子局。)

(楼上的,你这就错了,唐高宗还要喊自己老爹一声,前夫哥!)

(奈何我没文化,只能一句我曹走天下,要说骚,害的是你。)

............

大唐,

李世民看的眉头直跳。

谁是唐高宗。

特么的,也太会玩了。

这种人,也配叫做高宗?

要知道,高不管是庙号,还是谥号都是非常高的赞美。

他心里默默的替唐高宗的老爹默哀一秒钟。

你太惨了,被儿子冲了,儿子还要被后人上一个这么好的庙号。

也不知道他老爹看天幕知道真相,是个什么表情。

李世民心里有了一丝恶趣味的期待。

........

大周,鲁国。

孔子终于长松一口气。

我们儒家总算有一位道德圣人出世了。

“瞧瞧,吾等儒家圣人,不输于人。”

颜回对着众位同门高声呼喊。

他也很憋屈啊。

......

大明,

即将发动夺门之变的朱祁镇,看到了这一幕,内心在疯狂嘶吼。

看看,这就是别人家的弟弟。

为何朕的弟弟要夺我的皇位。

所以,朕从新夺走失去的东西,也没错。

.........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周公旦放弃王位,宁愿以这种方式拒绝王位呢?】

【儒家给出的答案是:高尚的情操。】

【但我更愿意相信史学家给出的解释,周公旦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知道自己不能继承王位,继承之后,大周必亡!】

【所以,他舍弃了王位,转头就要实现自己更大的人生价值。】

........

放屁,放屁!

赵构破口大骂。

朝廷中的儒家之人也是吹胡子瞪眼。

我们儒家圣人就不能道德高尚一次?

什么为了更高的人生价值,这物化圣人。

...........

天幕中,已经给出了解释。

镐京城内,许多人提出这个问题。

“为什么?周公你为何要放弃王位?”

“难道个人的操守要比家国大业还重要吗?”

召公急的嘴上冒泡,拉扯周公要问个清楚。

周成王姬诵年幼,不能亲政,大周需要天子来安诸侯,定四方。

周公叹口气,指着朝歌的方向问道:

“难道召公忘了殷商九世之乱的根源了吗?”

“兄终弟及逆乱宗法,父死子继才是伦理纲常。”

“旦要是继承王位,会招来姬姓诸侯的讨伐的!天下不会承认我这个王位,只会群起而攻之。”

【周公旦的顾虑是存在的!殷商在武丁之前有过九世之乱,原因就是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每一个兄弟都觉得有资格继承哥哥的王位,但年纪小的觉得哥哥们死了,自己可能都坐不上王位。

于是,当时的殷商王族采取了武力篡位的方式,谁的拳头大,谁就当商王,从而导致了殷商王族内部攻伐不断,百姓民不聊生,殷商差点亡国。】

【而周公旦真要接受了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他在礼法上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他三哥还活着,就是三监之乱中的管叔姬鲜!人家也是嫡子,排位还在周公之前,他才是兄终弟及的合法顺位第一继承人。】

【因此,周公旦以及其敏锐的政治目光,知道了他继承王位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会导致姬姓诸侯内乱,大周重蹈殷商的覆辙,于是他就舍弃了自己的利益,维护了更加文明和先进的父死子继的制度!】

【我认为,这才是周公旦对历史作出的巨大贡献,他牺牲自己,让家国安定,百姓乐业,毅然决然的淘汰落后的制度,才是我们应该敬仰和学习的。】

【这也是周公旦的一个千古功业,从他手中,彻底把父死子继确立为炎黄文的继承制度,并以身作则的贯彻。】

【你认为周公不继承王位,是因为什么?】

【选择一:纯粹的个人品德。】

【选择二:一个伟大的人物对时局的把控和判断,以及勇于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