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公一直坚定不移的执行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乃公用的是分封和郡县并行,可乃公那一件事不是在集权。”
“有些人啊,就是自己不学无术,硬要给乃公头上泼脏水。”
“萧何,张良,你们说对不对?”
这次,没有人跟刘邦唱反调。
萧何赞同的说:“咱们大汉能够战胜项羽,就是采取了集权制度,项羽才是分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良也点点头:“我虽然跟秦始皇有大仇,但不得不承认,集权是正道,分权才是异端。”
对于集权和分权之争,是从春秋战国,延续到了大秦,最后也波及到了大汉。
经过了历史的验证之后,九成人都觉得集权是对的,分权是错的。
错的那个人,坟头的草都好几米高了。
.......
大唐,
李世民手里捏着一本书,名字叫《帝范》
现在这本书还是只有草稿,并未成书。
本来,他还觉得自己这书写的很好,可以当成后世帝王的教科书,可是看了天幕之后,李世民感觉这玩意有点烫手啊。
话说,这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减分项呢。
........
天幕中,
帝乙的改革还在继续。
这一次,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农业上。
一条又一条的水渠被挖通,一个又一个先进的农业知识被传播,他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
帝乙所控制的地区,粮食产量也在逐渐攀升。
“这样不够啊!”
帝乙站在大殿上,他看着舆图,虽然殷商现在对王畿地区的控制加强了,但是,底层的日子还是很难熬。
他要激发更多的底层力量。
南仲建议道:“想要底层百姓奴隶爱戴大王,就得降低他们的税赋。”
帝乙想了想,降低税赋不太可能。
但,可以推广成汤先祖发明的井田制啊!
【帝乙时期,井田制在殷商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降低税赋,跟推广井田制有什么关系啊!)
(搞不懂。)
(我也看不明白。)
............
大明,
张居正眸光闪烁。
作为一个变法大臣,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没有想到,殷商时期,就有人已经看透了土地赋税制度。”
“可惜,大明的土地赋税我无法全盘推翻,只能改那么一点点。”
下方,户部的人心惊肉跳,改一点点?
不,您这个是要人老命。
您这制度一改下去,很多人都要掉饭碗的。
可他们只能心里骂一骂,脸上不敢表露分毫。
........
【为什么推广井田制,就是降低税赋呢?】
【这跟生产关系有关了。】
【在井田制出现之前,奴隶给奴隶主干活,是没有任何酬劳的,因为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这就比如你家狗子拍视频火了,你会给你的狗子发工资吗?最多就是给狗子换一个好一点的狗粮。】
【但是井田制呢,却又有了新的突破。】
【井田制把田地分成了一个九宫格,中间是公田,周围八块是私田,虽然说,这私田的所有权还是奴隶主的,但使用权已经让渡给了奴隶。】
【只要奴隶耕作私田,就能取得一定的收入,这个收入是奴隶自己的。】
【这就是井田制进步的地方。】
【这已经形成了租赁土地的雏形。】
【正因为这点进步性,极大的调动了奴隶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多劳多得。】
【帝乙时期,农业也到了巨大的发展。】
【后来呢,其他诸侯看到了推广井田制的好处,也有很多诸侯跟风,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姬昌。】
(井田制还有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