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开学

周旺财嘴角噙着一抹笑,不卑不亢地回应王主任:“这本来就是我分内之事。胡同是大家生活的地方,维护好环境,是咱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送走王主任,周旺财转身往家走。路过贾张氏身旁时,脚步刻意放慢了几分。

贾张氏正挥舞着扫帚,搅得灰尘漫天飞舞,一瞧见周旺财,眼神怨恨。

“哼!肯定是你这臭小子在王主任面前搬弄是非,不然他怎么会突然杀过来!”贾张氏猛地停下手中动作,双手叉腰,恶狠狠地叫嚷道。

周旺财不慌不忙,从兜里掏出一块奶糖,在贾张氏眼前晃了晃,如同逗弄一只气急败坏的猫:“贾张氏,说话可得有凭有据。胡同里垃圾这么多,这是不争的事实。王主任问起时,我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你要是认真打扫,又怎会被罚延长打扫时间呢?”说罢,他将奶糖潇洒地塞进嘴里,哼着小曲儿,悠然离去。

贾张氏气得浑身剧烈颤抖,手中的扫帚狠狠戳向地面,仿佛那地面就是周旺财。

这时,棒梗从屋里像一阵风似的冲出来,看到奶奶满脸怒容,不禁好奇问道:“奶奶,您这是怎么啦?”

“还不是那个周旺财!”贾张氏咬牙切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讲给棒梗听。

棒梗听完,小脸瞬间皱成一团,双手紧紧握拳,指节泛白:“奶奶,我这就去找他算账!”

贾张氏眼疾手快,一把拉住棒梗:“你打得过他吗?那小子鬼灵精怪的,你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咱们得找个合适的机会再收拾他。”祖孙俩脑袋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地谋划起来。

周旺财回到家,翻开课本粗略一看,发现基本知识早已烂熟于心,复习得十分到位。

他暗自思忖,趁着现在学习效率高,得多储备知识,打造一个天才人设,为日后合理利用空间做好铺垫。

想到这儿,他跨上自行车,风驰电掣般直奔新华书店。

在书店里,他一口气把高三年级的课本全部买下,还精心挑选了一些农业和工业方面的技术书籍。

接下来的日子周旺财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遇到难题,他就去学校向老师请教。

高三的课本知识,老师还能应对自如,但涉及农业和工业技术方面的问题,高中老师也常常面露难色。

关键时刻,班主任郭学礼伸出援手,为他引荐了水木大学的几位教授,这才让他的问题迎刃而解。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开学的日子到了。周兴国和刘翠花都要去上班,送弟弟妹妹们去学校交学费、领课本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周旺财肩上。

周美丽和周有田的学费每人两块五毛钱,周有福的学费是4块5毛钱,周旺财自己的学费则是六块三毛钱。

再加上购买本子、铅笔、橡皮、木尺等文具,总共花费不到二十块钱。

虽说这笔费用看似不多,但在当时,人们的收入普遍不高,对许多家庭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少家长实在拿不出钱,导致学生欠费现象十分普遍。老师也为此焦头烂额,学生不缴费,学校连买粉笔、墨水、扫把的钱都没有。

好在国家为贫困生设立了助学金,初中生每月能领到三块钱,高中生每月则有六七块钱。一些同学便先向他人借钱交学费,等助学金发下来再偿还。

学习委员苏雅琴找到周旺财,一脸焦急地说:“周旺财,咱们班还有三个同学交不起学费,你能不能帮个忙,先借给他们一点钱?等助学金发下来,他们肯定第一时间还你。”

“他们还差多少钱?”周旺财关切地问道。

“一共还差十一块五毛钱。”苏雅琴回答道。

周旺财毫不犹豫,爽快地说:“行,这钱你拿着,转交给他们。”说着,便从书包里掏出钱,仔细数出十一块五毛钱,递给苏雅琴。

苏雅琴眼中闪过惊喜与感激的光芒,笑容瞬间在脸上绽放开来:“太谢谢你了,周旺财!你可帮了大忙。我代他们向你保证,助学金一发下来,肯定第一时间还你。”说罢,她如释重负,迈着轻快的步伐转身离去。

“周旺财,还是你够仗义!这么多钱,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拿出来了。”前桌许耀华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道。

“呵呵,以周旺财37.5元的月工资,拿出这点钱自然没什么压力。”陈静怡笑着调侃道。

“哎,我现在可不是37.5元的月工资了。”周旺财神秘兮兮地说。

“怎么?难道变少了?上次还听你说有这么多呢。”陈静怡一脸惊讶地问道。

“不是变少,而是我转正了,工资涨到四十二块钱了。”周旺财眉飞色舞地说道。

“哎呀,周旺财,你可太厉害了!这么快就转正了。”陈静怡惊叹道。

“周旺财,恭喜啊!这不得表示表示?”同桌林旭光笑着起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