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阳城。
闪婚!人到中年的顾大同昨天刚同舅妈的义女惠儿相识,今天便拜堂进洞房了,真正是闪婚!
原来昨天惠儿在档口外答应顾大同的求婚之后,便喜洋洋地回到后院。她想对木明绚说点什么,可是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是看着木明绚笑。
木明绚正在煮粽子,她看了看惠儿,问道:“惠儿,你有何事而如此高兴呀!”
惠儿脸红似火,低下头说道:“娘,刚才大同表哥提出要和我一起共同照顾娘,给娘养老送终,惠儿答应了他啦!”
木明绚高兴得语无伦次,说道:“你真的答应他啦?哦,答应就好!娘认为你早就应该答应他啦!”
惠儿怪嗔道:“娘,您说什么活呀!惠儿今天才同他刚刚认识,那来的‘早就应该’呀?”
木明绚听了,连忙拍了拍自己的嘴巴,说道:“是刚认识的吗?原来是娘老糊涂啦!可是娘认识他几十年了,是个好男人!既然你已经答应了他了,不若娘就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把你俩的婚礼办了,好吗?”
惠儿嗔出了响声,说道:“娘啊,您真的是高兴糊涂啦!今天是端午节,是杨公的忌日,结婚不吉利。”
木明绚掰着手指头数日子,说道:“惠儿,你说今天不宜结婚娘算了,是真的,明天是吉日,明天办吧!”
惠儿说道:“娘,你太急啦!”
木明绚说道:“惠儿,这算急吗?可娘等这一天已经快二十年啦!”
次日是五月初六,是吉日。
一代女词人家办喜事,左邻右舍都来帮忙。木明绚在阳城有很多粉丝,左邻右舍也有几个。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半天的功夫,来人已把粽子店挤满。粽子店门前的大街上也站满不请自来的宾客。可顾大同忘记阳城的戚家盐店,他高兴糊涂啦!。
小小的粽子店被装扮得如同仙洞一般。档口前门上贴着木明绚写的大红“囍”字,透露出主人的文化底蕴。
一清早,木明绚便请来邻居福婶给惠儿梳头盘发。她站在义女身边,看到化妆后的义女头戴金钗,团妆勾眉,身着红色曼衣,虽人到中年,但也美丽动人,不禁羡慕不已,说道:“如此美丽动人的尤物,太便宜顾大同那小子啦!”
惠儿含羞地说道:“娘,他可是你的外甥啊!”
木明绚笑道:“娘就是嫉妒那个外甥小子,这么老了还有如此艳福!”
惠儿想掀开头盖,安慰娘几句:“娘……”她想不出该说什么。
木明绚连忙用手制止:“别动!快盖上头盖!”
惠儿说道:“娘,您是一代大词人,今天能为女儿念一首词吗?”
木明绚喜欢人说她是一代大词人。义女的请求让她表情非常明亮,说道:“能!娘现在就给你念……”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科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娘祝福你俩迟花更艳!”
惠儿激动地说道:“谢谢娘!”
吉时已到。顾大同和王惠儿手拉着手拜堂成亲。粽子店门前的鞭炮声震耳欲聋。
也许是巧合吧?在这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一队人马从粽子店前的大街上经过。他们几十口人,骑马的骑马,坐车的坐车;一位白衣公子骑马领头,在最后的一辆大马车上坐着五夫人娄明轩。她两手捂着两边耳朵。因为空气中散发着浓浓的火药味令她胸闷气短。
她做梦也想不到,这震天的炮声是她前夫再婚的喜炮声。
在洞房里,一对新人静静地并排坐着。
顾大同转头看着惠儿:“夜深了,咱们休息吧?”
惠儿说:“好的!”随手拉下了帐帘。
在帐帘内,惠儿迅速地脱光了身上所有的衣服,躺在床上。顾大同低头一看,雪白的胸头正在面前颤颤抖抖。他是个老司机,知道如何开始动作。他有这方面的经验。他想,她也应该有。可是,当他全部脱掉自己的衣服时,按照目前的状况,以往的一切经验都显得多余了:用不着嘴对嘴接吻,用不着抚摩,也用不着吭吸那葡萄颗粒了。她那腴白的双腿已经恰到好处,那桃花正笑眯眯地向着自己。顾大同浑身燥热,下身弹一把长剑。他趴到她的身上,像个骁勇善战的老将军,举着那把火辣辣的宝剑,刺了进去。
惠儿哎哟一声。顾大同感觉自己把她刺伤了。她的身躯霎时变得冰凉。
不过,只过了几秒钟,那身躯又开始暖和起来。
顾大同不紧不慢地运动着。开始时,他感觉自己与她是打铁铺的两个师徒,自己是师傅,左手握火钳,右手握小锤;她是徒弟,两手轮着大铁锤。小锤轻打一下,大锤也轻打一下;小锤重重一打,大锤重要打下。不久,他又感觉自己与她是两位在沙场上并肩冲杀的战友。他是老班长,她是小战士。小战士鲁鲁莽莽,老班长处处护着小战土。
泉水汩汩而流。
小战土越战越勇,竟然发起反冲锋!她嘴里咿咿呀呀地喊着杂声……
最后,两人都疲软地倒在“血渍”中。
静静地依偎在他的怀里。顾大同一手搂住了她。
顾大同感觉床褥有点凉,探手摸了摸,湿漉漉的一大片。举到眼前一看,五个手指都是红红的,沾满血渍。
他贴在她的耳边问道:“惠儿,今天是你的信期吗?"
惠儿睡意朦胧,轻声说道:“不是。我的月事已过去五六天啦。”
顾大同说道:“不是?那你看着,怎么出了那么多血?”他把沾满血渍的五指伸给惠儿看。
惠儿怪嗔道:“我的傻表哥,年纪这么大了还这么傻!惠儿还是一位处女呢!”
顾大同问道:“那你和你前夫没有洞房吗?”
惠儿坐了起来。说道:“我把一切都告诉你吧!我以前也是宫里御膳房的小宫女,他是宫里的小太监,我俩是‘对食’,是假夫妻。”沦陷时,我俩有幸逃脱出来,但中原兵荒马乱,呆不下去,只好向南逃难……
顾大同说道:“原来如此?惠儿,我以前也是宫里的护卫。”
惠儿说道:“这个娘早就告诉我啦!”
洞房内,一对大红蜡烛燃烧着,烛光闪烁。
阳州府。
端午节过后,顾玉人和戚光郎舅俩的转官命颁发下来了。
顾玉人被任命为刑部后行员外郎。虽然是从七品小官,与阳州军事推官级别相差不远。但进京了,是京官。这让他的夫人戚琼琼暗地里非常得意。因为他早就向往京都了。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丈夫也同弟弟顾玉生一样,在京都做官。这样她就可以随他一起到京都居住了。最近,妹妹戚瑶瑶在来信中写道:“大姐,京都是什么地方呢?是天子脚下!宫殿是金色的,马路是金色的,就连柳树也是……绿色的!你有机会来一回吧?到时候妹子我一定尽地主之谊,除了好饭好菜招待你之外,一定给你当导游,带你在京都转一圈!”戚琼琼很痴妒她的妹妹。
吃完午饭,刚回到卧室,戚琼琼就迫不及待地对两个儿子说道:“顾大宝、顾二宝,这回咱们也进京啦!”
小兄弟俩问道:“娘,京都好玩吗?”
戚琼琼高兴地说道:“娘告诉你俩,京都比阳城好玩十倍,百倍!”
二宝最近喜欢骑外公戚薇做的竹马,问道:“京都也有竹马吗?”
戚琼琼对二宝说道:“京都满大街都有竹马,又灵巧又结实,比你外公做的漂亮。到时候你想骑那一只就骑那一只,用不着同大宝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