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牛头岭阻击战

“狗日的,一上来就跟老子拼命!”

面对气势汹汹扑过来的鬼子,三连长郑永康有些小兴奋,作为沈振华老三连的九班长,他也算是老沈的亲传弟子。

打防守战一直是他的长项,虽然他的资历比不上那些外来的连长,但在指挥作战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

沈振华的那些战术他几乎全部领会,尽管时间很仓促,但三连的野战工事修的像模像样。

牛头岭也是鬼子援军的必经之路,易守难攻,一个中队的鬼子他还真没放在眼里。

牛头岭位于通往桃花峪村主道的西侧,是一个并不大的山岭,东侧更险峻,但控制不住主道;

所以郑永康在踩完点后就选择了守西侧的山头,鬼子想要过去只能强攻,否则鬼子就得多走十几公里山路,辎重也过不去。

郑永康选好阵地后就下令连夜挖战壕,全连同志披星戴月,用一个晚上挖出了较为完备的土木工事;

工事分成前沿阵地和主阵地两部分,前沿阵地在半山腰,主阵地在山顶。

上午九点多,鬼子先头部队率先赶到,被三连轻松击退。

十几分钟后,鬼子先锋中队的主力赶到,随即就发起了进攻。

三连接到的任务是坚守到中午十二点,郑永康还是有信心的。

他在前沿阵地摆了两个步兵排,主阵地一个步兵排、一个机炮排。

机炮排的两挺九二重机枪就架在山顶上,6门飞雷炮也提前挖好了炮位,架在炮坑内只露出黑洞洞的炮口;

炮位就是一个土坑,呈60度角,可以自由调节角度,长两米,深1.5米,里面可以藏下两个炮兵。

位置在主阵地战壕前约50米处,呈扇形布局,这些飞雷炮就是一次性的,如果被鬼子炮兵击中就只能自认倒霉。

郑永康摆兵布阵的特点就是前沿重兵力、轻火力,主阵地轻兵力重火力,这与平时常用的布防正好相反;

没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控制主道,否则鬼子完全不用进攻山顶,只需要一部围住山顶,主力强行通过,他们就失去了阻击鬼子的价值。

鬼子散兵线推进的速度很快,已经摸到了守军的眼皮底下;

负责指挥的一排长果断下令开火,前沿阵地两个排的10挺歪把子机枪火力全开,将如雨的子弹扫向鬼子攻击群;

瞬间就放倒了一大片,地上多了不少屎黄色的尸体,有的还在痛苦挣。

八路军的火力密度还是震惊到了鬼子,中队长本田次郎惊呼道:

“八嘎呀路,这还是叫花子般的八路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