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桃花峪之危

“中队长阁下,我曾经听过华夏一个老马识途的故事,既然找不到路,不如试一试让战马带皇军走出去。”

鬼子中队部曹长硬着头皮建议道,作为藤原中队最老的士官,关键时刻还是提出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建议;

藤原大尉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只好死马当活马医,从中队部挑出一匹最老的马在前面带路,鬼子则跟着马一路前行。

起初藤原大尉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藤原惊喜的发现,他们似乎走出了之前的怪圈……

藤原大尉随即向周边派出大量搜索队,很快就有一支回来报告,在大山深处他们找到了一个小村庄!

藤原兴奋的说道:

“哟西,终于可以吃上一口热饭了!”

桃花峪村,宁静的村庄即将迎来一场大的危机,但毫无征兆。

这是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因春天来临时桃花满谷而得命,村民大部分姓王,是晋阳王氏的一支;

三百年前因躲避战火逃难于此,从此生生不息,在吸收了部分外姓落户之后,逐渐形成了一个200余人的村落。

村民一直恪守祖训,不参与外界纷争,族长王乐道更是立下了严规;

凡村中王姓子弟不得加入红蓝一方,违规者将被清除出族谱。

桃花峪的土地起初还属于大部分村民,虽然桃花峪与世隔绝,但有人的地方就有土地兼并;

两百多年过去后,桃花峪九成的土地都集中在了王乐土家,其他人都是王家的佃户或长工。

王乐土只能算个小地主,但全村的资源长期集中于王家,使得王乐土家也积攒了不少财富;

再加上王乐土担任族长,土地和族权掌握在一人之手,而政权不下乡,王乐土就成了桃花峪的天。

他的一句话甚至能决定一个村民的生死,五年前王家次子违抗祖训参加了红蓝纷争,被王乐土赶出了家门。

五年后,八路军减租减息工作队深入桃花峪,队长正是王家次子王建生。

由于王乐土的不配合,桃花峪的减租减息工作一直没有大的进展;

民兵排虽然已经成立,但村民们响应的热情不高,目前只有22人,9条枪,还不如王家的家丁队。

王乐土不屑一顾的说道:

“就你们这几条村能干什么?东洋人岂是那么好打的?”

“虽然你已经被开除出了王家,但的身上流着桃花峪的血,奉劝你等不要将祸端引向桃花峪。”

这已经是王建生第二次过来做王乐土的工作了,减租减息政策无法推进,老乡们打鬼子的热情就不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