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道君太上皇逃出汴京,却是没带蔡京。
失去了庇护的蔡京,被宋钦宗赵桓贬官岭南,做岭南团练副使。
这位每餐都要一百八十道菜的昔日文官之首,坐在南下船舱中,小儿子蔡修陪伴。
事实上,蔡京知道宋钦宗赵桓的意思,就是用他自己曾经最擅长的折腾人贬官法,将人调来调去,累死在途中。
但蔡京无所谓,他已经八十岁了,即便活着到了遍地瘴气的岭南,八成也活不下去。
只是可怜赵官家要投降献国呢。
蔡京露出一抹讥讽笑意,眼见有渔船在打鱼,当即让小儿子去问鲜鱼价做几何。
渔民一看是官老爷,也不敢怠慢,划船过来,小心翼翼道:“小鱼两文钱一斤,中鱼五文,大鱼十二文。”
“这么便宜?”
蔡京打量了一下那些鲜鱼,却一甩袖子:“算了,这么便宜的鱼,不配给我吃。”
蔡修连忙让船家继续开船。
随即打开精致食盒,里面是自家厨娘做的菜肴,尽管天气已经冷了,可也实在是没能带太多。
吃过一餐精细菜肴,蔡京擦擦嘴,就进船舱里睡觉去了。
等船靠了岸,蔡修在码头买了驴车,载着老爹和食盒,继续向南。
三日过后,吃食彻底吃完了,没办法的蔡京便主动下了驴车,活动一下腿脚,顺便去买些吃食。
“民间这些吃食,粗陋不堪,但你我父子既然没了吃食,也就没的办法。”
蔡京哼了一声,到了一个小摊前,“一只肥鸡,两碗精米饭,外加两个炒菜,食材不限,但必须要新鲜,做的够精细,给你三倍价钱。”
蔡修当即掏出一把金瓜子,摸出一粒放了过去。
“这位官爷,看着有点面熟...”
小摊哪能见到用金子付钱的,老板两口子当即就激动起来。
“老夫蔡京,你可以称呼蔡太师。”
蔡京一捋胡须,呵呵一笑:“邸报上都有朝廷重臣的画像,你们应该是从衙门誊抄出来的邸报上,见过老夫的画像吧。”
老板两口子顿时互望一眼,他们倒是没见过什么邸报,而是从民间画本里,见过这个模样的蔡太师,每日都要给皇帝赵佶献上民间处子,供道君皇帝采阴补阳,进行修道。
收摊之后无事可做的老板两口子,就靠看画本学习知识的。
画本里的蔡太师奇丑无比,两口子本以为是作者故意扭曲堂堂枢相、太师的蔡京,哪想到根本不需要扭曲,就是这么丑。
小主,
“快去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