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又能如何呢?

说罢,他一摆手:“都让开,唯独当朝大员,同样是犯错。”

一众人都傻眼了,愣愣让开,然后在李邦彦‘为官最重要的是做事,为官家解忧,为百姓谋福利’的嘟囔声中,宅门彻底关闭。

耿南仲连忙低头钻进自家马车,北宋尽管一直缺马,可他当初毕竟是太子辅宰,太子登基他自然是天下辅宰,弄几架马车谁敢说什么?

他之所以急匆匆跑路,其实是意识到李邦彦在拿他扬自己的清白名声。

这个消息传到当今官家耳中,如何不重用李邦彦?

那被他讽刺的自己呢?

尽管失望,尽管愤怒,但耿南仲不得不吃下这个哑巴亏。

他不服气的事,唐恪也提出了和谈,为啥能做户部尚书?

那可是管着全国钱袋子的好职位,一年少说捞个十几二十万贯,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

何况还有那么多空位,至少七八十个官员请辞,那就意味着更多空缺岗位啊?

耿南仲自然无法知道,武洪重用唐恪,是因为他的中庸,也是因为他在没人在投降书上签字,他主动签字,当晚便饮鸩而亡。

换言之,唐恪是一个拥有殉国勇气的人。

所以迂腐了些,却在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在武洪看来那些就都不是问题。

骨子里软,屁股又歪掉的,才是彻底不能用的。

......

夜深了,汴京的街头依然还是那么热闹,似乎更是因为物资的忽然流通,汴京百万人口进行了一波报复性消费。

汴河这条隋唐大运河的重要部分,两岸燃起了篝火。

蔡河和广济河因为是重要的运输河道,此刻依然灯火通明,建州的茶叶冰糖,徐州的铁矿,大名府的粮草,木炭石炭等必要物资,自从秋初金人围城到明日的元宵节,足足半年时间,终于再次流通。

倒也没听说谁谁谁就为赵宋殉了国。

也没看到谁跑到牟驼冈外,死在正在整理田地的赵桓面前。

当然,养马场等良田和好的岗位,武洪都给了李应、周通这些一起拼出来,却不得不退出军伍的兄弟。

这方面他是有私心的,而且很重。

梁府。

门上的封条已经风化破损,祖孙三代都是军人的梁家,此刻便只剩一个女子。

梁红玉推开了门,发出难听的声音,似乎在验证‘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道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