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辛不辱命,天门关的守将已经答应投降,不日便可派兵收取,只是那吴靖宇誓死不降,已经被其属下所杀”
白喻之简短的像王乐交代了当时发生的事情,并将剑还给了王乐。
“主公,此去平安,此剑未有出鞘之机,今日还于主公,以助主公破阵杀敌,这等宝剑若是放于我一介文史之手,实在可惜”
王乐接过配剑,道:
“白先生辛苦了,此去一定危机重重,稍有不慎便满盘皆输,我等以为白先生备好了庆功宴,还请入席”
“主公,请”
“请”
二人入席,这个消息也飞快地传遍了全军。
天门关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令众人都振奋了起来,如此一来,进可攻,退可守。
之前虽然嘴上不说,其实,联军的存在一直是压在众人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其将多兵广,数倍于己方。
就此而言,大伙其实对胜利没什么信心,可如今兵不血刃便拿下了天门关,极为振奋人心。
王乐是很强,可他还没有强到一人可当千军万马的程度。
他会累,气会耗尽,更不会分身术去管理众多事宜。
他的部下大部分都是士人出身,有些更是出自名门望族,是王乐的抄家对象。
可就算如此,这些人还是聚在了王乐身边。
这其中有真心实意的同志,也有图谋权势的投机者,可既然来了,只要不背叛,那便是自己人。
王乐之前的想法太过理想主义了,农民起义走到后面,还是要借助士人的力量。
因为黔首是不掌握生产资料的,但是士人却懂得那些知识。
这些士人之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寒门中人,有些家道中落,习得一身屠龙术,却苦于无龙可以施展。
而恰巧王乐拉起来了一支队伍,想要改换新天,于是这些人的屠龙术更有了用武之地。
志同道合者也好,投机者也罢,只要上了贼船,再想下去可就难了。
拿下了天门关之后,在众人看来,理应乘胜追击,趁着敌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多取得一些战果,王乐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赵汶却有不同的看法。
“主公,我等大军本就是加急赶来,若是调转军队攻打青州,不到一旬之时,后勤粮草必定供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