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那我?接受你的意见?

他现在的研究其实是该科研单位几个研究室里最快的,对神经信号的采集,对神经元与光电的握手都没有太大问题,现在是处在对意识流的破译阶段,也就是说,你脑海里有个念头,拿它起来,如果是暗号式指令,你难道要一模一样的意识出现才会生效?

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你这个念头和下一个念头完全一样吗?

完全一样?

强烈程度一样?

未必。

如果说你是用语言做媒介,借助于语音控制的人工智能,那么它其实是不出声的语音控制了,还要脑机干什么呢?

所以,这两个一样功能的念头意识,不同时,不同环境,未必完全相同,你怎么机译信号,让它被机电设备破译出一样的结果,然后形成指令去执行?

再怎么区分用力,很用力,用尽全力?

这就是科研进入到深水阶段了。

现在有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就是取巧版,糊弄人用,像魔法念咒一样默念语言,按照人声模拟,借用语音控制的人工智能,实现体外机电控制。

这条路显然是可以的,因为沈在心有印象,在若干年后,有脑机的成果,就是聋哑人通过脑机芯片重新开口说话。

第二个方案则是直接破译意识流,从更底层拿到指令,进行编译和破译,这样的话,脑机接出来,连到机电设备上,这才是人机一体,念头生出来,想伸胳膊伸胳膊,想伸腿就伸腿。

这条路在上一世,只处在初级阶段,都是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沈在心当然渴望两条路都走,,走第一条路,其实让它不发声,或者隐藏发声的语音控制,可以通过人造声带对照人声还试验,这样的话,进度会很快,很快就有成果出来。

但问题就是,除了解决聋哑人的问题,它就是一个不说话的语音控制系统,只有商业价值,糊弄外行的资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走第二个方案是最长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