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门就是宦官,汉灵帝刘宏派他身边的小太监左丰到卢植军中建监军,向卢植索取贿赂,卢植不肯。左丰回到朝廷后,对刘宏说“:黄巾军很容易打败。卢中郎却高垒城墙,坚守不出,导致军心涣散。”刘宏听后大怒,派人把卢植召回京,并令中郎将董卓代他讨伐黄巾军。
我在一旁听得大怒,这朝廷还有没有天理了?皇帝任用太监当钦差大臣,偏听偏信,我们在前方打仗流血牺牲,后方还弄权索贿拖后腿,奸人当道,我想起我过去是怎样被郡守害得家破人亡的,现在卢植这么好的人也遭陷害,气不打一处来,拿刀就要砍了押送的士兵,要救出卢植。
刘备死死抱住我说:“朝堂之上,自有明镜高悬,是非曲直,自有公论昭彰。岂能轻率造次,妄动干戈?”关羽也拦在了我身前。
押运士兵们见我凶神恶煞,慌忙赶着关卢植的囚车跑了。
我想不通,我是个土财主也就罢了,没有势力没有家族撑腰,卢植可是出身于范阳卢氏。
范阳卢氏从秦代就有了先祖,东汉起家,世代高官,子孙众多,地位超然,卢植还是卢氏家族中的佼佼者,是重点培养对象,要不卢植刚直的脾气怎么可能做得了中郎将这么大的官?
董卓也是中郎将,他和董卓平级啊!
但是仅仅一个小太监陷害,说下狱就下狱,也不调查取证,皇帝刘宏的脑子被驴踢了吗?打狗也要看主人啊,拿下卢植,他背后的范阳卢氏能善罢甘休?
我把我的疑虑给刘备说了,刘备沉吟半晌,说:“你能看出来的,别人也能看出来。卢植之所以下狱,是几方势力相互拉锯的结果,你听我细细道来。”
第一,功高盖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卢植自围剿黄巾军以来,大小几十战,未尝一败,朝中早有其他势力眼红,会向皇帝刘宏进言,要削减他的兵权,防止他拥兵自重。
要不是皇帝心里早已拿定主意,一个小太监怎么可能左右皇帝的决策?
第二,家族放弃。范阳卢氏累世高官,自然总结了不少做官经验,肯定会传授给卢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卢植此人宁肯收优秀的外人做弟子,也没有全力提携本家族的平庸子弟,所以范阳卢氏在朝中的势力并不是最强,肯定会引起族中人不满。因此在卢植落难时,家族未必肯伸出援手。
第三,不识时务。朝中奸佞当道,路人皆知,董卓势大,朝臣多依附董卓。董卓色利权皆好,卢植敢硬抗董卓,那就是站到了大多数朝臣的对立面。
他是读书读傻了,书中的大道理再多,也不如人心难测。他以为别人都会像他一样忧国忧民,却不知道千里做官只为财,他挡了别人捞钱的路,别人自然要弄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