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时分,柱子回来了,脸色却有点奇怪。
家人询问才知道,办理户籍的事情,就算是大管家领着,怎么说也得两三日,别说他们家还要一次办理回乡的路引。
可是,今天衙门里的人二话不说,兢兢业业的就给办了,他递过去的荷包还没人收,惹的大管家打量了他好几次。
山子爹分析,应该是那日在场的贵人众多,有人看不惯侯爷的做法,悄悄帮了咱一把,不过既然人家没让咱知道,这恩情我们放在心里就好,过几天上玉皇寺记得在佛前上柱香就好。
那边,真—做好事不留名的贵人穆熙煜,听到已经帮小姑娘一家办妥户籍和路引的事情,微微颔首。
墨书正准备退出去,却听见主子呢喃般的发问,“要回乡吗?回老家。”
谁让他是习武之人呢?主打一个耳聪目明,墨书嘴比脑快,的波的波就来:“她们家本姓杨,她爹杨大山,她娘杨花氏,老大杨木清,老二杨木明,小姑娘杨木香,她娘是候夫人娘家很小就买回来侍候的,估计没什么家人了。至于她爹,本家在逐州云都县城郊小青山村,她们办的路引就是回那里落藉。”
说完,偷偷看了看主子,还是一张冷脸,算了吧,没被处罚就好,弯着腰悄悄退出去。
穆熙煜一贯清冷的脸上带着丝丝不舍,云都县啊,靠近边境,快马也要走五六日,有点远呢,以后再见小丫头就难了,不是,是再想从她身上掏点好东西就难找了。
柱子拿出办好的户籍文书,爹爹用了本名杨大山,娘亲落了花蓉,三个孩子则分别唤木清、木明、木香,到时候凭路引到老家办理落籍事宜即可。
一家人围着这两张薄薄的纸,心潮涌动,从今天开始杨大山家五口人就自由了,这就是他们今后的路,今后的底气。
接下来的时间,不时有相熟的人家往来告别,木清、木明专门抽了一日,到侯府求见了二老爷和两个少爷,把一概人事理料得清清爽爽。
当然,一家人也在盘点家资,除了侯府赏的一百五十两,二老爷又单独送了五十两,二夫人赏的三十两,然后就是五口人原来零零碎碎攒在一起不到十两的例银,其余就是木香和娘亲手里的几匹布和一些首饰。
当然,其中最贵重的属二小姐赏的一套银嵌珍珠首饰,一对镯子,一对耳坠,两把蝴蝶插梳和一根镂空雕芙蓉的簪子,尤其是那芙蓉簪子的花心居然用了一颗不小的红宝石,很有点低调奢华不张扬的调性。
东西拿出来时,大家都吓了一跳,二小姐这套首饰最起码都得值二百两银子呐!
本来想托人送回去,后来香丫说东西是林妈妈递过来的,想来二老爷和二夫人也都是知道,既然默认了二小姐的做法,现在他们找上门送回去这就有点打脸的意思了,一家人才作罢。
最后一致通过把这一套首饰留给香丫做压箱底儿的嫁妆,以后去了婆家也能得人家高看一眼。
在忙忙碌碌了快一个月之后,能变卖的变卖,能送的送,能置换的置换,木香家在京都的事情都处置妥当。
二月初十,一家人相携着上了马车,毕竟山子爹要养着,东西多,回老家又山高水远,所以还是狠狠心花五十两买了架马车。
木香心疼得咧,按照这几日的观察,这里的一两银子差不多等于现代五十人民币左右,这是砸了四分之一身家,买了个会贬值的代步工具哦!
但当坐上马车舒舒服服往玉皇寺去时,她就立马被征服了,外面看着平常的车厢,里面设计了坐榻,榻边还设计了个小几子,可以分层放置东西,中间则有一处稍凹,爹爹说那是机关,下面放有固定好的炉子,可以取暖,也可以热点吃食。
木香看着车内这种种精巧的机关设计,抚摸着车厢壁上的雕刻花纹,她不得不承认,古人在木艺方面的钻研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看着对车厢感兴趣的小丫头,大山笑了笑:“说来也是那两个小子运气好,这样好的马车,在市面上都得往一百两以上走,没想到卖的人不识货,竟被他们捡了个大漏。”不
识货的卖马车的人墨书,狠狠的打了几个喷嚏,嘟囔着这是谁又惦记着我了?
花蓉看着高兴的女儿,忍不住开口:“当家的,咱们家丫头从小就
下午时分,柱子回来了,脸色却有点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