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氏咬牙切齿:“等着瞧,到贾府找大太太告状去!她既说要把岫烟许给贾琮,怎能让咱们受这气?哼,走着瞧!”
她提着包袱,狠狠瞪了眼轿子远去的方向,眼底满是怨毒。
两人无奈,只得拖着沉重的步子,跟在轿子后头,挤在码头人群中踉跄前行。
沿途尘土飞扬,江风夹着凉意扑面而来,刑忠边走边骂:“这路坑坑洼洼的,脚都磨破了!早知如此,还不如不来京城!”
刑氏喘着粗气附和:“等见了大太太,非得让她给咱们撑腰不可!这口气咽不下去!”
她脚步踉跄,包袱在肩上晃荡,模样狼狈不堪。
与此同时,贾琮换上朝服,乘马直奔皇宫。
宫门外,戴权早已候着,见他下马,快步迎上,笑道。
“伯爷,您可算到了,陛下正等着呢。”
贾琮微微颔首,回礼道:“戴公公,有劳了。”
戴权摆摆手,引着他往御乾殿走去,銮铃声轻响,两人步入宫门。
御乾殿内,弘元帝端坐龙椅,见贾琮入内,沉声道:“贾爱卿,一路奔波,可有损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龙案上的烛火摇曳,映得他威严中带着几分关切。
贾琮跪地行礼,温声回道:“谢陛下关怀,臣无恙。”
贾琮起身,声音平稳如水:“臣此行自江南归京,奉命协助林大人肃清盐商,已查清数家违纪盐肆,抄没赃银数十万两,又协助盐政改革,推行新法,成效初显。”
弘元帝点头,眼中闪过赞许:“贾爱卿办事得力,盐商之事朕早有耳闻,江南私盐猖獗多年,你能雷霆扫除,甚慰朕心。前些日子提过的倭寇一事如何?”
贾琮拱手道:“启禀陛下,臣清缴盐商时,意外发现有盐商勾结倭寇,为防倭寇战船袭扰大乾百姓,臣联合锦衣卫果断出击,一举剿灭倭寇三百余人,毁其战船三艘。沿海州县已恢复平静,商船往来无阻。”
弘元帝捋了捋龙袍袖口,沉声道:“好,倭寇扰边,屡屡为患,你此举大快人心。朕听闻你能顺利拿下这伙倭寇,还整出了个三段击之法?”
“回陛下,”
贾琮应道,“当时倭寇人数众多,我方虽有火器,却未能尽展其威。臣苦思冥想,创出此法,可最大化发挥火器之能。”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不仅如此,臣解决江南之事后,特往粤海一行,只为寻访精通火器的工匠,最终不负所托,研发出燧发枪。若能借助三段击之法,定可大大提升我军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