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淮书啊,你们都是好孩子

老天有眼,白起还是那么强悍,一战歼灭赵军六万多,大获全胜。

大败赵军后,秦昭王立马给赵国发出国书。

他要以十五座城池换赵国国宝和氏璧。

可国宝岂能轻易交出去?

而且交出去了秦国就一定会将十五座城池割让赵国吗?

借口罢了。

可赵国最精锐的铁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国内大臣都不断提醒赵王现在不是跟秦国决战的时候,当稳住阵脚,等到合适时机再与秦国决一死战。

赵王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办,跑去找赵奢,想让他拿个主意。

去时正好遇上赵奢在教导儿子赵括。

赵括是个奇才,兵书十三部倒背如流,还每一部都做了批注。

赵奢问他从未上过战场,以何为凭据做那么多点评?

赵括反驳,很多大将终其一生其实也不过只打了寥寥几仗而已,比如孙膑。

有人上战场前只不过是个悠闲的老叟,上了战场还不是可以指挥作战。

由此可知,久经沙场可以成为名将,久读兵法也是能成为名将的。

楚易安说完小心瞅着秦淮书的脸色,想看看他要不要说点什么。

但这人一直沉默着,一句话也不说。

无趣得很。

像是感受到楚易安的目光,秦淮书抬起头来。

迟疑片刻,道:“其实,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楚易安错愕,睁大眼:“你认可赵括?”

秦淮书摇头:“倒也不是,虽说战场才是磨练人的好地方,但是很多人其实没有机会上战场,只能多读兵书。”

“有人学了后可以灵活运用,有人却只能照搬,端看他是哪种。”

楚易安点头,确实如此:“不过那种都是奇才,太少了,人家兴许不看兵法上战场后也能赢。”

秦淮书轻笑一声,不置可否:“那倒是,比如你说的霍去病小将军。”

“但是这样的奇才太少了,不能作为范例。”

“大多数人还是要两相结合,才能成就一代名将。”

霍去病和赵括都是华夏历史上在用兵方面的典型人物了。

一个不看兵法,却用兵如神。